台湾大学物理系学士,台湾清华大学物理研究所硕士。1969年因为对中医感到兴趣,放弃了斯坦福大学及耶鲁大学,而选择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生物物理系,主攻神经科学。1973年获博士学位。1988年首次制成脉诊仪,在多个大医院与西医会诊,并与多位中、西医进行合作研究。
在医学工程领域多次获杰出贡献奖,且因脉诊之相关发明获发明奖。其发明上的贡献连续收录于Marquis世界名人录。现从事汉唐医学之研究,及各种非侵入性医疗器材之开发。
发表于2025-02-07
气的乐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共振现象不仅仅是人体中一种特有的现象,它更是普遍存在于大自然复杂系统中的共有现象。 在自然界,似乎有网络就会有网络之上的流动,而有了这种流动就必然会演化出编码在流动之中的振动的传播。从交通流到抽象的食物网上的能量流,几乎这些流动中都存在着振动现象。 这本书从...
评分就是没有内部器官、血管共振的证据,书上没有提到一个例子和数据 另外,王唯工是不是教授?后面他的研究团队是怎么来的?他的脉诊仪为什么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他写书没有一般的搞学术的严谨性,没有必要的引用,也是我心存疑问的重要原因。
评分对于“末端循环阻力巨大,心脏不能将血压进去”这点,我有些疑虑。我认为,没有必要引进一个假想的频率共振的观念,而在正常经典物理学或许能够得到解释。首先能量守恒,阻力x距离=功率x时间。阻力很大,必然移动距离很短,从而得出,一定时间内需要的功率并不一定很大。而这个...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是不是看过尼古拉.特斯拉的理论 ,尼古拉.特斯拉对宇宙的解释,跟作者对经络的解释很相似,
评分图书标签: 中医 自然疗法 科普 健康 国学 养生 气功 科学
关于“中医科学化”,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着几派不同的声音。
有一群人将科学化解释为西医化,认为中医落后于西医,不屑于“气”与“经络”的科学化研究。还有一种人认为中医本身即是科学的,不需要对此多做辩证,应思考中医本身的优势,以中医的思维来思考中医的未来。当然,也有一群科学家,不论主客观的条件如何,在相信中医的信念下,默默地为中医的科学证据和解释努力着。
在这当中,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当属王唯工教授的论述。
当其他人仍找不出脉搏与生理现象的关联时,王教授以压力和共振理论来类比血液在人体中的运作,成功地突破了困境,不仅为长久以来破绽百出的西方循环理论找到一个新出口,也为中医建立了一套现代化语言。
这一创新理论,很可能将对21世纪的生命科学等领域,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以共振理论解析经络和穴道
评分有关升阳气,终于知道跑步为何比瑜伽有用啦~~对于我而言
评分近期看过最好的一本中医书
评分强行忍着看了三分之一,什么乱七八糟的……全是为了解释而解释的诡辩,这种书得分那么高,我不出去开讲座骗钱觉得都对不起我自己
评分臆想的成分居多。
气的乐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