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1899—1980)俄罗斯著名诗人曼德施塔姆的妻子,作家,翻译家。1899年10月30日生于萨拉托夫,娘家姓哈津娜。1919年5月1日与曼德施塔姆相识于基辅一家咖啡馆,三年后二人结婚。经历了二十年代中后期的短暂平静之后,娜杰日达不得不面对丈夫的两次 被捕。这位被丈夫称为“黑暗岁月的同志”的妻子,仅与丈夫共同生活了十六年,其中的最后四年还是在流放地度过的。六十年代初,娜杰日达开始撰写关于丈夫、关于那个恐怖时代的回忆录,即七十年代相继成书的“回忆录三部曲”《回忆录》、《第二本书》和《第三本书》。1980年12月29日,娜杰日达卒于莫斯科。“娜杰日达”在俄语中意为“希望”。
刘文飞,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俄罗斯文学研究室主任,文学博士,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家协会理事,中国社科院长城学者,享受政府特贴专家,《世界文学》《外国文学》《译林》《俄罗斯文艺》等杂志编委,北京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特聘或客座教授,美国耶鲁大学富布赖特学者,俄罗斯利哈乔夫奖获得者。主要著作有《二十世纪俄语诗史》《诗歌漂流瓶》《墙里墙外》《阅读普希金》《布罗茨基传》《伊阿诺斯,或双头鹰》《别样的风景》等十余部,主要译著有《普希金诗选》《俄罗斯文化史》《俄罗斯侨民文学史》《抒情诗的呼吸》《俄国文学史》等三十余部,另编有《普希金全集》《诗与思文丛》《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苏联文学反思》等丛书或文集,发表论文百余篇。
发表于2024-12-22
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都读这样的书,感到浑身寒冷,冷到不能自拔。就像骨髓里填满了冰渣。 这些血与泪是多么可怕,要是降临在我们身上,我们会如何? 俄罗斯的苦难要我们都记住。记忆就是冰上的血迹,鲜艳而凛冽。相比较,我们的生活太平庸了,可我们敢面对那样的时代吗?只希望它别再出现吧。 曼夫...
评分见证:一个人的斗争史——关于《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林贤治(南方都市报·书评周刊,2013.11.24;此为完整版,摘自林先生博客)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曾邀约几位翻译界的朋友,编译了俄罗斯诗人曼德施塔姆的随笔集《时代的喧嚣》,后来还出了增订版。与此同时,我在《散...
评分醉虾是怎样制成的?——读《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江弱水 细沙似的恐怖。黑橡胶似的寂静。契卡人员头脑中一管无形手枪的不测风云。眼睛那受惊的漩涡。心脏承受不了的重负。身体稍一用力就会感到疲惫,连说话和散步都觉得累。耳朵警觉地朝向门口停下来的汽车和夜间启动...
评分见证:一个人的斗争史——关于《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林贤治(南方都市报·书评周刊,2013.11.24;此为完整版,摘自林先生博客)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曾邀约几位翻译界的朋友,编译了俄罗斯诗人曼德施塔姆的随笔集《时代的喧嚣》,后来还出了增订版。与此同时,我在《散...
评分俄文版序一 米•波利瓦诺夫 米哈伊尔•波利瓦诺夫(1930—1992),理论物理学家,从事俄罗斯文学史及哲学方面写作。本文为莫斯科工人出版社1990年版序言。 一九二二年,曼德施塔姆在《词的本质》一文中写道:“对于俄罗斯,脱离历史、背离历史必然性和传承性的王国...
图书标签: 回忆录 曼德施塔姆 传记 苏俄文学 俄罗斯 外国文学 苏俄 诗歌
通过诗人曼德施塔姆的个人遭遇来折射俄国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的悲惨命运,来反衬当时社会的反人道、反文化本质,曼德施塔姆夫人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于是成了一个大恐怖时代的文学见证人。《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是一份历史的证词,更是一段文学的记忆。
《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体现了二十世纪俄国“遗孀文学”的几个主要特征:首先是作者的遗孀身份,这类作品大多写于作者的丈夫去世之后,是孤独中的寡妻们回忆往事、记忆亡夫的途径和结果;其次,此类作品的内容几乎全都是关于逝去丈夫的,它们作为一种回忆录体裁所体现出的形式特征,即它们大多并非自传,而是“他传”;最后,则是此类作品中所渗透着的作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女性作者们写作此类作品的目的大多仍在于为亡夫树碑立传,或正名申冤。
见证诗人之死的帝国遗孀们
评分绝望的土地,诗人遗孀冷静的回忆,不遮掩不卑屈不哭嚎。比什么章诒和不知道高到哪里去
评分刘文飞三个字,便是译本的保证书。
评分讲帕斯捷尔纳克的地方还是蛮有意思的。但不知道是不是 文人的妻子多有文人气息的缘故,看起来倒不如《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回忆录》好看。
评分也许只有死才能摆脱斯的统治吧,乌克兰被饿死的五百万人民明白,被流放到古拉格群岛和克雷马集中营等待病饿子弹的人们也明白,曼德施塔姆和他的遗孀也明白。文字以娓娓道来的真实取胜,奈何记录太过流水。
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