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爾斯·亞瑟(Charles Arthur),《衛報》資深科技編輯。他在科技領域有長達25年的報道經驗,並多次采訪過比爾·蓋茨,拉裏·佩奇,斯蒂夫·喬布斯等人。
1998年,數碼世界初具雛形。
至此以往,大浪淘沙。隨著IT産業的迅猛發展,湧現齣瞭以蘋果、榖歌、微軟為首的行業巨頭。它們為爭奪數碼世界不同分支的霸主地位而爭鬥,包括搜索技術、移動音樂、智能手機和平闆電腦市場。它們可利用的武器包括硬件、軟件以及廣告。同時,它們要賭上的則是公司的聲望,當然,還有我們的未來。然而,無論在産品創新還是在戰略優勢上,這些企業彼此競爭、彼此砥礪,推動瞭行業的良性發展。
蘋果、榖歌和微軟在較量之中,最終形成瞭自己殺手鐧:
蘋果擅長設計,具有控製著軟件和硬件的垂直模式,並且將客戶體驗做到瞭無人能企及的極緻。
榖歌專注於提供快速、高效的解決方案,並運用其數據分析能力做齣決策,常常讓競爭對手措手不及。
微軟依靠高質量的程序處理能力,在軟件開發方麵所嚮披靡,不斷拓展搜索以及音樂的新市場。
《衛報》首屈一指的科技記者多次采訪過斯蒂夫·喬布斯、拉裏·佩奇、比爾·蓋茨等行業領袖,並獨傢采訪過這些公司的前員工和現任員工。始於20世紀90年代末,終於史蒂夫·喬布斯之死,本書涉及瞭數字戰爭發展的各個階段。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詳實地分析瞭三傢公司不同的文化理念,也評估瞭各傢公司的獲勝領域。數字戰爭風險之高,不僅由於贏傢可以獲得巨額利潤,同時也有機會掌控其他領域,趕走現有對手,並決定未來走勢。
發表於2025-02-02
數字戰爭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買書之前,吸引我讀這本書的關鍵一句話“諾基亞CEO埃洛普的決定(nokia手機采用windows而不是android操作係統)也許是當時能做齣的做好選擇” 看過之後,給我感觸有幾點: google的工程師文化(設計的權衡以用戶數量為評價標準)和長尾效應 google是如何在微軟的陰影下把搜索做...
評分買書之前,吸引我讀這本書的關鍵一句話“諾基亞CEO埃洛普的決定(nokia手機采用windows而不是android操作係統)也許是當時能做齣的做好選擇” 看過之後,給我感觸有幾點: google的工程師文化(設計的權衡以用戶數量為評價標準)和長尾效應 google是如何在微軟的陰影下把搜索做...
評分買書之前,吸引我讀這本書的關鍵一句話“諾基亞CEO埃洛普的決定(nokia手機采用windows而不是android操作係統)也許是當時能做齣的做好選擇” 看過之後,給我感觸有幾點: google的工程師文化(設計的權衡以用戶數量為評價標準)和長尾效應 google是如何在微軟的陰影下把搜索做...
評分本書記錄瞭從1998年到2011年,微軟、榖歌、蘋果三傢全球一流IT公司之間的糾結;圍繞搜索、數字音樂、智能手機、平闆電腦四大産品講述三傢公司文化基因的深度區彆,以及以此基礎上的戰略方嚮和戰術打法。 1、微軟對於平闆電腦的思路:一颱PC可以産生50美元授權收入,40美元淨...
評分買書之前,吸引我讀這本書的關鍵一句話“諾基亞CEO埃洛普的決定(nokia手機采用windows而不是android操作係統)也許是當時能做齣的做好選擇” 看過之後,給我感觸有幾點: google的工程師文化(設計的權衡以用戶數量為評價標準)和長尾效應 google是如何在微軟的陰影下把搜索做...
圖書標籤: 互聯網 商業 科技 美國 新經濟 網絡 榖歌 創新
論核心競爭力,微軟是Windows與Office的壟斷所帶來的巨大現金流;蘋果把技術化繁為簡,貼近人性,令消費者心服口服地賣單;榖歌則手握無與倫比的搜索技術,隨著互聯網一日韆裏,水漲船高。
評分即使已經知道還是被迴顧時這個行業的進化速度驚到瞭. 真是讓人興奮的時代.
評分翻譯質量有提升空間。
評分大公司的命運
評分唉,遠遠不如浪潮之巔~
數字戰爭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