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1986)
阿根廷诗人、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西班牙语文学大师。
一八九九年八月二十四日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少年时随家人旅居欧洲。
一九二三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一九二五年出版第一部随笔集《探讨集》,一九三五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恶棍列传》,逐步奠定在阿根廷文坛的地位。代表诗集《圣马丁札记》、《老虎的金黄》,小说集《小径分岔的花园》、《阿莱夫》,随笔集《永恒史》、《探讨别集》等更为其赢得国际声誉。译有王尔德、吴尔夫、福克纳等作家作品。
曾任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文学教授,获得阿根廷国家文学奖、福门托国际出版奖、耶路撒冷奖、巴尔赞奖、奇诺•德尔杜卡奖、塞万提斯奖等多个文学大奖。
一九八六年六月十四日病逝于瑞士日内瓦。
发表于2025-02-07
博尔赫斯,口述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文 | 戴文子 最近在读什么书? 《博尔赫斯,口述》。 这本小书不足百页,只能算是文学大师博尔赫斯的余兴之谈。但是对我而言,其间妙处已足够令我反复品读思考。 博尔赫斯,作为阿根廷诗人、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其文学成就之高、业内声望之隆,绝对无愧于「大师」的...
评分这一本让我开始去了解博尔赫斯思想的深度。谈论书籍,谈论不朽,谈论时间和空间。每一篇所传达的都是“博尔赫斯”。而其中,《书籍》是我能想到的“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最贴切的答案——“书籍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书是人们能够享受到的一种幸福”,“书里仍然保持着某...
评分《不朽》 博尔赫斯对不朽的观点是无私的,正能量的。我们不朽,不是以个人的存在不朽,而是以“普遍的方式永恒”。 自我是无关紧要的,他也不在乎能活到什么时候,是否能以灵魂独立于肉体存在的形式不朽,不在乎名字是否能被后人记住,甚至厌烦了自己的存在,”我腻烦我自己...
评分我在我的第八大洲为博尔赫斯建了一个书房。在卡尔维诺的隔壁。 今天下午我带了小点心去看望他。 在下午温暖的阳光里,我们聊了书籍、不朽、时间… 书籍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我对书籍的形态毫无兴趣。 书写的留存,口说的飞掉。 说来奇怪,人类所有伟大的大师的学说都是口授的。...
评分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文豪,阿根廷的张枣、梁遇春、李劼人、傅雷、金克木。 长期以来,我对于博尔赫斯的认知,处于一种常见的肤浅状态:知道他的名字、见过几句被人引用的名言警句。但作者在文学上对世人的慷慨,一直被我拒之门外。为了推开这扇大门,我最近买了一...
图书标签: 博尔赫斯 拉美文学 阿根廷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随笔 阿根廷文学 外国文学 散文
演讲集。一九七八年五六月间,博尔赫斯在阿根廷贝尔格拉诺大学讲授了五堂课,分别以书籍、不朽、伊曼纽尔•斯威登堡、侦探小说以及时间为题。主题看似宏大抽象,作者另辟蹊径,带给读者全新的思辨体验:从口述传统角度谈论书籍的历史,以诗歌为切入点分析不朽的意义,借斯威登堡谈生与死的哲学命题,把侦探小说誉为混乱文学时代里的拯救者。五堂课统以“时间”这个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贯穿始终。
听博老谈书籍谈存在谈时间谈神学,实在是大师级的演讲,博老博览的群书可见一斑。
评分喜欢序言甚于小说,喜欢讲演甚于文论。这些通俗作品常常从司空见惯的话题里引出奇妙的角度,所谓化腐朽为神奇。博氏谓小说难读者为无趣,但他自己何尝不是读了许多艰难的作品,而且津津有味。比如论斯维登堡文字之简朴而枯燥(页46),还不是照样读得有滋有味,以至于专文讨论。和艾柯一样推崇堂吉诃德,但正如某文中述,读者同样也是作者。书被读过后,书成了读者的一部分,读者也成了书的一部分,相互的生命交缠延伸。谈侦探小说的文字让人眼前一亮。侦探小说这一新兴文体也造就了新型的读者,这一观点很新奇。时间是一篇只谈论古希腊哲学观点的小文,颇可解颐。至于专文谈论的书籍,反倒不如序言里和小说里的偶然提及有趣了。
评分你不要说什么如果我们读到一些晦涩难懂的东西,那是作者的失败。因为你的书我基本都读的不是很明白。
评分从善行、正义、智慧和艺术中得到拯救;侦探小说是理性的、坚持秩序的文学——真是本好书啊!
评分看《特隆》那篇里构筑世界观的时候就隐隐觉得有柏拉图灵魂不灭论的影子,不过在这篇《不朽》里博尔赫斯的脑洞要大多了,泛神论只是其中一个可能性,更多的是在探讨时间和永恒的概念。《时间》一篇好精彩啊,纯理论SF,像在进行一个思维游戏。觉得这句话点出了“时间”的本质:“上帝不是在时间中,而是与时间一起创造了天和地”(p83)
博尔赫斯,口述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