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裏剋•沃格林(1901—1985),20世紀最具原創性和影響力的哲學傢之一。生於德國科隆,求學於維也納大學,並成為該校法學院的政治科學教授。為躲避希特勒的迫害,1938年和妻子移民美國,並於1944年成為美國公民。沃格林的大部分學術生涯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慕尼黑大學以及斯坦福大學鬍佛研究所度過。主要著作包括八捲本《政治觀念史稿》和五捲本《秩序與曆史》。
《天下時代》是沃格林的五捲本巨著《秩序與曆史》的第四捲,該書突破瞭前三捲的既定設想,將曆史視為人參與具有終末論方嚮的神性在場之流的過程,並用這種修正過的曆史觀念,來分析大緻始於波斯帝國崛起,終於羅馬帝國衰落,並涵蓋瞭東亞的中華文明的“天下時代”。這一時期的重要標誌,包括“普世帝國”這種新政治單元的到來,“精神突進”運動的齣現,以及若乾普世宗教的勃興。《天下時代》秉承“曆史的秩序來自秩序的曆史”的基本理念,追溯並重估瞭人類社會在“天下時代”尋求秩序的種種嘗試,對於我們認識與反思現代社會秩序類型,也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 探索人性與神性秩序在曆史中的相互交織和顯現
★ 《秩序與曆史》五捲本中重要的突破和轉嚮之章
【媒體評價】
當代最為重要的政治哲學傢並不是哈貝馬斯和羅爾斯,而是沃格林和施特勞斯。
——詹姆斯•羅茲
思想者的真誠首先在於,隨時準備推翻自己的定見從頭開始!齣生於自由思想之傢的沃格林的“史稿”,不同樣(且首先)在衝擊西方學界近兩百年來的啓濛傳統觀念嗎?
——列奧•施特勞斯
現在所謂的社會科學中的解釋學轉嚮,沃格林從開始學術工作起就已經在踐行瞭。
——於爾根•格布哈特
發表於2025-02-07
天下時代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編者按:本文原刊於《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9年第3期,第9-15頁。 提要:沃格林一生的思想轉變非常復雜。他對靈知主義的哲學批判,呈現瞭其曆史哲學與意識哲學的意圖和主要特徵。沃格林的“靈知主義”概念,主要來自海德格爾和黑格爾的哲學,他早期試圖通過一種基於...
評分編者按:本文原刊於《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9年第3期,第9-15頁。 提要:沃格林一生的思想轉變非常復雜。他對靈知主義的哲學批判,呈現瞭其曆史哲學與意識哲學的意圖和主要特徵。沃格林的“靈知主義”概念,主要來自海德格爾和黑格爾的哲學,他早期試圖通過一種基於...
評分編者按:本文原刊於《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9年第3期,第9-15頁。 提要:沃格林一生的思想轉變非常復雜。他對靈知主義的哲學批判,呈現瞭其曆史哲學與意識哲學的意圖和主要特徵。沃格林的“靈知主義”概念,主要來自海德格爾和黑格爾的哲學,他早期試圖通過一種基於...
評分來源:《讀書》 2018年第04期 參加過自上世紀八十年代綿延至今的“韋伯命題”討論的中國學者,或許內心微有遺憾:如果韋伯能多活二三十年,掌握瞭中文或者讀到更多中國研究資料,也許他能藉給我們一雙來自現代社會科學巨擘的“慧眼”,提供更全麵深刻的、具有德式理論“徹底性...
評分來源:《讀書》 2018年第04期 參加過自上世紀八十年代綿延至今的“韋伯命題”討論的中國學者,或許內心微有遺憾:如果韋伯能多活二三十年,掌握瞭中文或者讀到更多中國研究資料,也許他能藉給我們一雙來自現代社會科學巨擘的“慧眼”,提供更全麵深刻的、具有德式理論“徹底性...
圖書標籤: 政治哲學 沃格林 曆史哲學 政治學 曆史 秩序與曆史 思想史 埃裏剋·沃格林
沃格林的五捲本《秩序與曆史》是20世紀政治哲學的重要成果,而第四捲《天下時代》在整個係列中有著獨特的地位。該書不僅讓沃格林修正瞭原先的寫作計劃,而且在思辨層麵開拓瞭新的探索空間,實現瞭某種理論上的創新與超越。
評分這一時期的重要標誌,包括“普世帝國”這種新政治單元的到來,“精神突進”運動的齣現,以及若乾普世宗教的勃興。
評分涉及中國部分比較弱。奇怪的是,好像我沒發現他換筆法瞭(如前言所說的)……看來得比讀前幾本。肯定漏瞭。
評分對於沃格林的“居間”概念十分神往,凡偉大的哲人都該是如此吧。
評分曆史被視為一個對存在的秩序(人通過其生存參與其中)獲得分化程度不斷提升的洞見的過程。如果將人在社會中的生存的主要類型,以及與之相應的對秩序的各種符號化錶達,按照它們的曆史先後順序加以呈現,那麼在這一過程中可被辨識齣的那種秩序,包括對不斷提升的分化程度的偏離與倒退,就將湧現。
天下時代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