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淩,1973年生於陝西平利。復旦大學中文係碩士畢業,著名作傢、記者。曾獲得2012、2013騰訊年度特稿和調查報道奬,暨南方傳媒研究兩屆年度緻敬。在《花城》《上海文學》《小說界》《作傢》《天涯》等刊物發錶小說、散文、詩歌數十萬字。已齣版《青苔不會消失》《我的九十九次死亡》《我們的命是這麼土》《從齣生地開始》等書,其中,《青苔不會消失》獲新浪好書榜2017年度十大好書、2017新京報·騰訊年度華文好書暨年度緻敬作傢。《世界》獲得2018年南都十大好書。另曾獲得騰訊書院文學奬2015年度非虛構作傢,歸園雅集2014年度散文奬等。《寂靜的孩子》是其2019年最新非虛構作品。
【內容簡介】
《寂靜的孩子》是作傢袁淩曆時四年走訪、探察、記錄、沉澱,全新寫就的一部非虛構作品。在這部作品中,袁淩將他的目光聚焦到瞭孩童的身上,他關注當下中國城鄉兒童的生存睏境,切身感受他們的生存條件、日常勞作和精神狀態,認真傾聽孩子的聲音,最終完成瞭這一份關於孩童的生活和人性記 錄。
留守、隨遷、失學、單親、孤兒、大病……兒童在睏頓與匱乏的境遇中艱難掙紮,卻又頑強成長。兒童的生命本應該是奔流的瀑布,自由而快樂,但這些孩子的聲音卻受製於階級、地緣、身份的壁壘而無法被傳達。《寂靜的孩子》就是關於這樣一批兒童生存境況的詳實記錄。打破壁壘,剋服距離,在我們的世界裏,他們的聲音不應如此安靜。
【編輯推薦】
2019年,袁淩將這一份長達四年的持續探訪記錄整理集結,形成瞭這本沉甸甸的《寂靜的孩子》。
我們常說,兒童是未來,兒童是希望。但真正屬於兒童的聲音,我們卻鮮少聽到。我們總以為兒童的世界一片熱鬧,充滿可愛的洋娃娃和甜蜜的糖果。但卻很少有人真正走近兒童的生活,傾聽兒童的悲喜,感受他們的睏境。袁淩在探訪過程中,曾遇見一個藍嘴唇病女孩,頭一年探訪,她寫下的名字還像茉莉花瓣一樣留在他的筆記本上,第二年再去探訪她,就得知女孩已經去世;另一個女孩,在袁淩探訪之後第三天她就過世瞭。這些生命像水跡一樣悄悄蒸發,無人知曉,如果無人報道,就永遠被抹消。
袁淩說:“如果說到有什麼是這樣的探訪與寫作無法抵達的,就是孩子們的生活意義本身、他們的生命本身。相比之下,我們的文字是無力的,隻能傳達有限的一部分內容。我們也無力實質改變孩子們的命運,無法真正擺脫外人的身份。這也是寫作者的宿命。”但反過來看,這也正是《寂靜的孩子》的意義和價值——每一個孩子的生命本身都是重要的存在,記錄下他們的生活,走近傾聽他們,傳達他們生命喧騰的聲息,和無處不在的溫潤。這就是最重要的意義。
【名人推薦】
“袁淩桌上,長時間地放過一張照片,是礦難中死者的遺照,頭浸沒在血泊裏。他沒能幫到這傢人,就讓這照片日夜盯視著他。我也采訪過塵肺病人,礦難幸存者和留守兒童,無能為力時,不得不脫身齣來。他不,他不允許自己轉過頭去,就好象他活著對死者是個虧欠,他些微的幸福對苦難之人是個虧欠。他的寫作,是浸沒在這些人的命運裏,活上一遭,以作償還。”
——柴靜(著名作傢、媒體人)
我讀過袁淩的許多文字:從他當記者時的匯報memo,到新聞報道;從他的散文、詩歌到小說,他的追求無時不在,他獨特的、有著鄉土氣息和極強錶現力的優美文字給我深刻印象,他對社會底層的關注和認知使我敬佩。他的新聞作品追求新聞當下性與寫作永恒性同在,對新聞人和文學人都是啓發——畢竟,我們生活在這個沉甸甸的時代!
——鬍舒立(著名作傢、媒體人)
袁淩的語言和敘事,因對大地生活的凝神關注而綿密細緻,如清泉緩流,點滴注入,持久滌蕩。人物因此充滿情感並富於層次,鄉村也因此重又恢復它的豐盈、靈性和堅韌的生命力。
——梁鴻(著名作傢、學者)
袁淩的寫作,始終直麵底層社會的冷與無奈,冰刀般地劃破時代錶象之華麗。在眾多寫作者都調臉不顧腳下這塊土地之涼薄時,他依舊撲匐其上,盡其體溫以圖敷熱那些悲寒之生命。
——野夫(著名作傢)
在袁淩構造的世界中,可以取消虛構與非虛構、城市和鄉村的差彆——這就是文學中的世界,就是用文明的語言建造的城市。
——黃德海(著名評論傢,中國現代文學館客座研究員)
寫作即拯救,至誠則無懼死亡。袁淩對死亡的凝視,不僅是莊子式的敲骨詰問,還透著對時代的審視、對人性的沉思。這是寫作者更廣大的視野,死亡將以復活重現,受難也在喚醒悲憫和善。這是袁淩嚮死者償還的債務,替我們所有人。
——葉匡政(著名媒體人)
發表於2024-12-23
寂靜的孩子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留守、隨遷、失學、單親、孤兒、大病……兒童在睏頓與匱乏的境遇中艱難掙紮,卻又頑強成長。兒童的生命本應該是奔流的瀑布,自由而快樂,而這些孩子,他們的生活狀態和性格顯現卻並不全然符閤兒童的天性:生病的孩子身體虛弱無力,生命力被疾病抽走;留守的孩子過早承擔過於沉...
評分留守、隨遷、失學、單親、孤兒、大病……兒童在睏頓與匱乏的境遇中艱難掙紮,卻又頑強成長。兒童的生命本應該是奔流的瀑布,自由而快樂,而這些孩子,他們的生活狀態和性格顯現卻並不全然符閤兒童的天性:生病的孩子身體虛弱無力,生命力被疾病抽走;留守的孩子過早承擔過於沉...
圖書標籤: 紀實文學 紀實 非虛構 邊緣的孩子們 袁淩 中國現當代文學 社會學 文學
初讀袁淩的書是在幾年前,他的那本《我的九十次死亡》以剋製、平靜的文字記錄瞭他與采訪對象們一次次經曆的死亡與離彆。不同於總去宣告時代“傳奇”的其他媒體,袁淩的文字在記錄時代的同時難能可貴地保留瞭一份人文的關懷(盡管也有人認為這樣的關懷使得寫作者的視角無法更為深入的剖析作品背後的重大問題)。如果說,《我的九十九次死亡》是一張關於生命限度的黑白底片,那麼《寂靜的孩子》這部作品則是袁淩予以世界的另一種溫柔。
評分#大方共讀#讀袁淩的非虛構從高中開始,他的功力本就深厚,幾年下來,對於非虛構文學的把控也愈發爐火純青,《青苔不會消失》和《我的九十幾次死亡》骨子是悲烈的,讓現在的我來評大概隻能到四星。《寂靜的孩子》打破瞭這一點,因為生活雖然悲愴一些,但也是像張愛玲講的那樣子,是不徹底的,這種悲不至於烈,因為它深深紮根在生活的本質之中,與生俱來的苦難是無可奈何的,一味書寫苦難是審判式的寫作,忠實地記錄生活纔是某種意義上的共情,因為再沒有什麼是比生活更大的敘事。寂靜的孩子們離我太遠瞭,我因此感到愧怍,我的苦難不及他們的百分之一,又何必天天為賦新詞強說愁呢。
評分不容易。看得揪心。為寫作者的親曆點贊。
評分第一次感覺到“窮人的孩子早當傢”是一句多麼殘酷的話
評分夜讀,幾令人抑鬱,覺身邊世界不真實。
寂靜的孩子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