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華,麥吉爾大學博士,復旦大學曆史學係教授。主要從事明代以降社會文化史、社會經濟史研究,尤其緻力於明清鄉村禮儀、鄉民生活世界、跨地域流動、文本流通與讀寫能力、時空範疇等問題的探討。齣版專著Confucian Rituals and Chinese Villagers (2013)、評論集《時間與主義》(2018),擔任“曆史—人類學譯叢”共同執行主編,並主編、翻譯論著多種。
本書分為五個部分,共十章,以閩西四保村落群為個案,在廣泛搜集和深入解讀實錄、政書、方誌、族譜、儀式文獻等史料的基礎上,結閤曆史學、人類學與宗教學研究方法,側重從禮生及其禮儀、宗族與祭祖儀式、鄉約組織、神廟與神明祭祀等方麵,探討明初以降儒教禮儀步入鄉民生活的曆史進程及其對鄉村社會的影響。
發表於2024-11-22
禮儀下鄉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編者按】古人常說“禮不下庶人”,但中唐以後社會秩序發生劇烈的變化,上層社會的態度有所鬆動,開始為庶民製禮。如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見到司儀的身影。在這個漫長的曆史時期,禮儀是怎樣進入絕大多數民眾生活的場所——鄉村的?禮生在這個過程中扮演怎樣的角色?經...
評分【編者按】古人常說“禮不下庶人”,但中唐以後社會秩序發生劇烈的變化,上層社會的態度有所鬆動,開始為庶民製禮。如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見到司儀的身影。在這個漫長的曆史時期,禮儀是怎樣進入絕大多數民眾生活的場所——鄉村的?禮生在這個過程中扮演怎樣的角色?經...
評分【編者按】古人常說“禮不下庶人”,但中唐以後社會秩序發生劇烈的變化,上層社會的態度有所鬆動,開始為庶民製禮。如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見到司儀的身影。在這個漫長的曆史時期,禮儀是怎樣進入絕大多數民眾生活的場所——鄉村的?禮生在這個過程中扮演怎樣的角色?經...
評分【編者按】古人常說“禮不下庶人”,但中唐以後社會秩序發生劇烈的變化,上層社會的態度有所鬆動,開始為庶民製禮。如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見到司儀的身影。在這個漫長的曆史時期,禮儀是怎樣進入絕大多數民眾生活的場所——鄉村的?禮生在這個過程中扮演怎樣的角色?經...
評分【編者按】古人常說“禮不下庶人”,但中唐以後社會秩序發生劇烈的變化,上層社會的態度有所鬆動,開始為庶民製禮。如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見到司儀的身影。在這個漫長的曆史時期,禮儀是怎樣進入絕大多數民眾生活的場所——鄉村的?禮生在這個過程中扮演怎樣的角色?經...
圖書標籤: 曆史人類學 社會史 明清史 曆史 人類學 劉永華 華南學派 明史
角度很新奇,關注傳承禮儀的群體,也從側麵反映瞭農村的社會網絡、信仰體係,包括民間信仰、儒傢文化、佛道教。前言都是熟悉的學者。宗族一章扣一星,缺乏洞見,局限於地域特點而對整體環境的變化沒有從一而終地討論。進一步意識到,作者對整體曆史脈絡的把控和史料的掌握不一定夠,所以沒有把情況說清楚。不過這隻是局部情況,到瞭民間信仰又不得不嘆服。
評分所以,下鄉前的小傳統是怎麼樣的,和儒傢有什麼關係呢?
評分劉永華教授的《禮儀下鄉:明代以降閩西四保的禮儀變革與社會轉型》不僅對理解鄉村地域社會及地方文化的活力、演進和內外互動等具體情形甚為有利(進入研究對象),還對如何自如地使用簡體中文將“理論”與“研究”結閤,觀察現象並解釋其背後的觀念、社會文化因素做齣瞭精彩的示範(進入學術史),導論和結論非常漂亮,閱讀體驗流暢,實為佳作。 於我而言,特彆有興趣的是第164頁對日常生活的關涉,宗祠祭祀禮儀引入導緻新的時間製度開始進入鄉村生活;幾段精彩的解釋:1)第233頁鄉約功能背後的史料問題,2)第245-251頁鄒公的私有化及各方反應,應注意強調地域社會的能動性不代錶預設對抗或者分離,3)第269-272頁把驅逐社公的傳說放在村民反應的框架之中理解,4)第231頁、第282-288頁墟場內涵的大族角逐。
評分提示瞭很多問題和思路,但是讀完很不過癮啊
評分從民間文獻入手,能做齣這麼有深度的個案,真的太太太強瞭!作者對相關學術史、概念的瞭解和使用,都非常人所能及。提齣的很多話題都很有意思:“村廟”在前人那裏可能的確被處理得太理所當然瞭;“神明的私有化”是民間信仰常見現象,鄒公的案例卻和禮儀下鄉的過程聯係在瞭一起;“文化閤成”很妙。不過感覺作者對傳說材料處理得有點武斷,畢竟傳說的記錄史不能等同於生命史嘛,但依舊是瑕不掩瑜啊!
禮儀下鄉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