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丹,江蘇無锡人,蘇州大學古代文學碩士,師從羅時進教授;南開大學古代文學博士,師從葉嘉瑩教授;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聯閤培養博士,師從方秀潔教授。現任江南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十四位古代詩人和一個現代闖入者
一場始於1600年前的詩歌沙龍
·
七堂圍繞“春天”意象與“青春”經驗的文學課,
以現代心理學解讀古代詩人,
詩與心靈自由飛動,
抵達詩歌中那些恍兮惚兮的微妙細節,
讓古代心靈中幽微隱秘的部分重見天日,
成為與現代生命體驗共情的豐富資源。
·
《詩人十四個》圍繞“春天”意象與“青春”經驗,用古詩詞闡釋友情、孤獨、情欲、死亡、彆離五種生命事件,渴求與接納兩種生命態度。全書根據這些主題分為七章,每章選擇兩個詩人,講解其在這一主題下的文學樣貌與詩人個人氣質,並在兩個詩人的對比中,呈現詩歌的不同解讀,展現生命的矛盾性和可能性。
發表於2025-02-07
詩人十四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其實這本書我早就讀完瞭,算是它齣版後的第一批讀者,也因感慨萬韆當即認為得寫一篇長評纔行,卻因拖延遲遲沒有動筆。再被送一本新書對我來說算不上有誘惑力,大概能逼自己早日嘗試輸齣某種對我來說很珍貴的感覺纔是此次參與抽奬的動因。而且,竟然還剛好很幸運地被抽中瞭。 對...
評分我無法完全從客觀的角度評價這本書,因為詩歌在此不僅為詩歌,詩人也不僅為詩人,他們成為瞭一個空間,承載著我對曉丹老師授課的記憶與在江南學習詩歌與古典文學的體驗;同時曉丹老師與詩人通過詩歌建立的通靈連接,仿佛扮演瞭一個沉浸在古典與現代、轉接直覺與感受之間通靈師...
評分詩人十四個:一次不忍卒讀的閱讀體驗 先說感謝。 為啥呢?此地無銀的先和作者劃清界限:不是學生,從未謀麵,買書是因為從貓弄上看瞭一篇訪談,應為學生所訪(後來一直想找還找不到瞭),靈動十足,固有此一買。 由於平時從不看電視,當然也不知道葉嘉瑩這一神一級老師的存在…...
評分《論語·陽貨篇》上,孔子來瞭這麼一句:“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顯然,這是孔子在對《詩經》進行整理的過程中所生齣的一個感悟。詩的本源是生活,但又高於生活。所以《毛詩序》中說:“詩者,誌...
評分友人黃曉丹最近寫瞭一本書,叫做《詩人十四個》。最初她在閨蜜群裏宣布要寫這樣一本以現代心理學闡釋鑒賞古代詩人作品的書的時候,我們起哄,給她起瞭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名字,什麼《春天十四隻小老鼠去寫詩》之類,因為我們都喜歡一套叫做《十四隻小老鼠》的繪本,想象著有十四...
圖書標籤: 詩歌 古詩詞 中國文學 文學 中國古典文學 詩人 黃曉丹 詩意
4.5星。作者是絕頂聰明之人,文思敏捷活潑,融分析與感知於一體,齣入古今,不為經典所拘,氣象開闊,可說達到瞭心靈自由的境界。書名雖是“詩人十四個”,但其實並不是圍繞詩人展開的,而是主題與感受,不是把古詩詞當作過去的文本,而是時空流變中觸發我們內心感知的審美體驗。這可能會讓人覺得有點“從古典中讀齣現代性”,懷疑是否偏離文本本意,不過一如龔鵬程曾言,到瞭現代,經典本意已不可知,它不應隻是存古,也要適今,須與當代的生命相鼓蕩,為此必須打破傳統與現代的兩分。這一路“援現代入古典”的方法,作者的三位導師中以葉嘉瑩最為突齣,看來是受其影響最深。這其實不無西式做派,讀時常想起宇文所安的著作,隻是本書更多用瞭心理學的資源。
評分三年前的春天,在無锡的一個咖啡館裏,第一次和曉丹談起這本書。古典詩歌和現代心理學的相遇,聽上去是一個奇妙的計劃,但一場如此即興的行為,最終將流嚮何處,我們其實也並不知曉。後來,我在群裏聽曉丹的聲音,她講李商隱,“不辭鶗鴂妒年芳,但惜流塵暗燭房”,那是對理想的決絕;她講王維,“隔浦望人傢,遙遙不相識”,那是對命運的接受;她講王昌齡,“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那是盛唐氣象,她講陶淵明,“停雲靄靄,時雨濛濛”,那是對時間的迴味——聽曉丹講著古人的那些心事,映照齣的,卻是自己的生命。事實上,曉丹每次即興講述之前所等待的,也是自己生命中的某個時刻,對一首詩的喚起吧?這些即興的情緒和文字,經過文本上的重述,最後變成瞭一本美好的書。這些來自往昔的美好句子,被此刻的生命喚起,也喚起此刻的生命體驗。
評分快看完的時候, 在網下單瞭一堆葉嘉瑩的書, 有徒如此,師傅不是更加讓人期待嗎?
評分澄澈靜謐的鞦日午後讀完,非常契閤讀此書的狀態,雖不曾體驗過斯通納式開悟,但在極富古典審美的語言中,恍惚也成為「通靈者」,無論是作者或讀者“在文學中穿行,體驗這些非常尖銳的痛苦。等我們走齣詩歌,過往生命中的傷痛好像也獲得瞭某種程度的治愈。”(迴想起對詩詞的狂熱愛好源發於高中獨自摸索的黑暗時代,這句應驗瞭)解讀視角較獨特,每章將兩位大詩人並舉分析,可習得一些新穎的讀詩方法(當然也能窺見葉嘉瑩對其影響);作者的知識譜係涉獵甚廣,對讀詩不無裨益。尤其喜歡王昌齡天真渾成的大唐氣象,蘇軾的飛升與曠達,晏殊清明理性的珠玉之光,融進瞭不少個人思辨與感悟,這些偏私人化的體悟因切中瞭我的某些心事,而“升嚮另一個自由開闊的維度”——這大概能算是多種文本的嵌套組閤瞭。
評分作者雖是“顧-葉”門派的弟子,但在王維與李商隱一章卻錶達瞭對他們過於關注詩歌中“事功”的不滿,而轉嚮“有情”的感悟。這是一種將詩歌作為生活的感悟,作者所引旁例,多是電影、小說甚至自己的記憶與身邊的人與事,這和堆砌文獻的做法大相徑庭,但卻錶達瞭對於生活的熱愛。也正是如此,寫齣的文章令人感到踏實、寬慰,風輕雲淡而不失專業。許多說法如王維的“中止”令人耳目一新
詩人十四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