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有数亿人深受抑郁症之苦,关于抑郁症的话题也越来越受关注。但从古到今,对于抑郁症的定义和对社会的影响,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药物究竟能起到效果,还是只是安慰剂?我们今天的抑郁症是不是只是制药业的一部分?抑郁症是诊断不足还是过度诊断?我们应该像精神分析学或认知行为 疗法一样,为昂贵的谈话疗法付费吗?
了解抑郁症的历史对于了解它的现状和定义是非常重要的。本书作者回顾了从古典时期开始到现在抑郁症发展的历史与文化,并详细介绍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这种疾病的态度是如何改变的,以及抑郁症在文学和艺术中的表现。书中引用大量资料,生动描绘了从古希腊时期到现代社会人类对于定义和治疗抑郁症的斗争,是一次引人入胜的探索的旅程。
从亚里士多德到盖伦的忧郁症理论,到亚伦·贝克和马丁·塞利格曼对抑郁症的认知行为疗法,克拉克的历史旅程不仅是一个关于认识如何进步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人类普遍具有的特定状况在文化、语言和技术方面如何改变的故事。作为从古到今,人们一直经历着的不同程度的悲伤和绝望的思想史,这是最有价值的。
《卫报》
在这本研究深入的书中,诺森比亚大学的克拉克·劳勒漫游了抑郁症的历史和文化,展示了人们对疾病的态度如何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他细致梳理了从古典时期以来对抑郁症的理解和认识,并讨论了制药业在对抑郁症分类以及治疗中的作用。
《经济学人》
本书为我们了解从古希腊时期到现代的人们如何定义和治疗抑郁症提供了一次独一无二的、富有洞察力的旅程。克拉克的叙述相当值得一读。
《国际社会科学评论》
新闻中时不时爆出某某自杀的新闻,新闻的主人公有学业压力巨大的中小学生,有刚生完孩子不久的产妇,有事业失败生活不如意的中年人,也有无人料理的孤寡老人。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我心中难免一惊,我能够理解她们的感受,如果不是走投无路看不见希望,没有人愿意主动结束这仅...
评分 评分 评分之前,从网上看了一则新闻,一位二十岁的少女跳崖身亡,留下的遗书告知世人是患有抑郁症,是不堪受其折磨而选择放弃生命的。这个抑郁症究竟只是个什么东西,如此让人不堪忍受呢?许多人是体会不到的,这样痛苦可以用煎熬来形容,远比疼痛更难以让人承受,所以就认真阅读了,《从犯愁到...
看完了才发现这是一套丛书中最新的一本,和我之前看的这套丛书中另外一本的感受有点类似,松松垮垮,随便翻翻看看也挺好,但是这个翻译实在是有点问题,书名信达雅三不沾,正文里忧郁/忧郁症、抑郁/抑郁症穿插着来,感觉译者对于depression不是特别了解,当然这本书也不是从专业医学或心理学角度讲述抑郁症历史的。看看曾经的西方人做病理解释,什么都是围绕“体液”,就跟中医讲什么都是“气”差不多,关于抑郁症,时至今日,全人类对它的认知也是五花八门,而关于那种忧郁的小确丧,随着时代的改变,人们的认知变化还是挺好玩的,大千世界真奇妙,谁难受谁知道
评分书名并不特别精准,内容实际上是抑郁症发展史,而不是如何应对抑郁症。书中引用了很多观点,但是缺少作者自己的观点,粗略了解从体液说到文艺复兴再到近代的抑郁症定义和治疗。
评分西方对抑郁症的发展认知,没有什么意思
评分每一种模型和理论都有相应的批判
评分国内严重确实同类型书籍,一步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都可以爆火。这个主题出书应该也可以火起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