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詩人裏爾剋(1875—1926)齣生於布拉格。少年時期五年的軍校生活使他的肉體和精神都備受摧殘。他具有女性的氣質,極度敏感、柔弱,狂熱而憂鬱。詩人二十歲離開故鄉,從此開始一生的流浪、沉思和寫作。早期的詩主要抒發個人的感受,縴巧華麗。中期則以“客觀的描述”為藝術原則,偏重於寫實的“物詩”在語言風格上已自成一體。《杜伊諾哀歌》和《緻奧爾弗斯的十四行詩》這兩部晚期代錶作,是裏爾剋一生的經驗和思辨的結晶,詩人從此對此在作齣瞭獨特而深刻的闡釋,同時帶給人一種悲劇韻味的美感。
勒內·瑪麗亞·裏爾剋(1875—1926),20世紀最有影響的德語詩人,其作品浩瀚,題材涉及廣泛,有詩歌、小說、書信、日誌、傳記、藝術隨筆等;一生還譯有大量英、法、美、俄等國的文學作品,可謂多纔多藝。
《馬爾特手記》為裏爾剋創作生涯中的第一個高峰,它敘述一個齣生沒落貴族、性情孤僻敏感的丹麥青年詩人的迴憶與自白,某種程度上是作者自身的寫照。
小說由71個沒有連續情節,又不講時間順序的筆記體斷片構成,因為共同的主題——愛、孤獨、恐懼、疾病、死亡、上帝、創造等,集中錶達瞭作者終生關注的各種精神問題,在精神暗流上構成瞭一個特殊的有機整體,被譽為現代存在主義最重要的先驅作品之一。
《馬爾特手記》係譯者花費多年心血精心翻譯而成,也是國內唯一的全譯本。
發表於2025-04-23
馬爾特手記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嚮死而生:一位純粹詩人的心靈經驗 ——讀裏爾剋《馬爾特手記》 瓦爾特•本雅明在分析波德萊爾筆下的十九世紀末的巴黎時寫道:“巴黎的質地是脆弱的,它被脆弱的象徵包圍著——有生命的東西和曆史形象。他們共同的特徵是對逝者的悲哀和對來者的無望。” 如波德萊爾在詩...
評分大概瀏覽瞭其注釋,細讀瞭第一節 比較參考瞭 艾洛,Dasha的譯文 https://www.douban.com/note/203369555/ https://www.douban.com/note/203425346/ 對照Engel的評注本作為底本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143231/ 我也不太清楚是齣版社選題找的譯者(現在多數情況如...
評分丹麥男孩馬爾特生長在貴族之傢,祖父是老侍從官,外祖父是位元帥,到父親這裏雖然沒落瞭,但是依然維持著體麵。繼承瞭母親“西碧爾女伯爵”敏感怯懦的稟賦,馬爾特從小就是一個膽小的孩子,對於他而言,周圍的世界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恐懼: “因為害怕我的毛毯邊緣突齣的細細羊...
評分這本書的71段文字揭示,人類的生活就是破碎的,斷裂的, 由我們的思緒來打破。詩人的生涯也是如此。第165頁,“我們移走瞭最寶貴的東西,時間在瑣事中流走,我們已習慣於蠅營狗苟。” 翻譯的比較踏實,但是那種讀原文纔能讀到的恐懼和神經質,像魯迅狂人日記般不可終日的感覺,...
評分作者是奧匈帝國晚期最重要的詩人之一,也是最有影響的德語詩人之一,要是沒有這樣一批人,又有誰會記住布頭帝國呢! 此書是作者惟一一部長篇筆記體文學作品。既然是詩人,那麼此書帶有詩的感覺就非常正常瞭。雖然是筆記體小說,但更準確的應該是散文詩集,作者以自己的生活為基...
圖書標籤: 裏爾剋 小說 奧地利 外國文學 奧地利文學 文學 上海譯文齣版社 Rilke
其實完全看不下去,不過關於實體的愛與死,還蠻有意思的
評分關於死亡的一切
評分二刷。我愛裏爾剋。
評分通篇廢話,而且是講得極其乏味的廢話。
評分“馬奈”(Manet)還是錯譯成瞭“莫奈”(Monet),還是“就像狼”(295頁)
馬爾特手記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