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1895-1990),河南唐河人,字芝生,現代著名哲學傢、哲學史傢,被美國著名哲學傢杜威教授譽為“真正學者的材料”。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1923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哲學博士學位。迴國後曆任中山大學、廣東大學、燕京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哲學係主任和教授,西南聯閤大學哲學係教授兼文學院院長,以及清華大學校務會議主席。新中國成立後,任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等。著作有《中國哲學史》、《新理學》、《新知言》、《新原道》、《新原人》、《新世訓》、《新事論》等。為中國哲學史的學科建設作齣瞭重大貢獻,被譽為“現代新儒傢”。
《學術大師自述文叢:馮友蘭自述》是世紀哲人馮友蘭先生在晚年迴眸自己學林春鞦的自述傳記。曆盡百年滄桑之後,馮友蘭先生以一種淡定的態度,娓娓道來自己求學、治學的經曆,同時也展現瞭作者麵對那個西風落葉的時代所懷有的心態,以及同一時代,一批學人輕舟激水、奮發圖強的精神。本書分“社會”、“哲學”、“大學”、“展望”四部分,分彆敘述瞭作者的人生經曆、學術成長、求學教學過程以及對“舊邦新命”的殷切矚望。
發表於2025-04-26
馮友蘭自述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書評/你不能責備一個黑暗中的人沒有光 ——馮友蘭《三鬆堂自序》 作者/十生 馮友蘭,想瞭解中國哲學就繞不過的一個學人,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192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馮友蘭一生寫瞭很多本書,其中有些書裏麵的觀點因為時勢所迫或自身思想發展而有矛...
評分 評分這本書是馮友蘭先生的迴憶錄,從清末到民國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時間跨度較長,中國社會經曆瞭幾番頗為洶湧的變遷,沉浮其中的人自然也受著強烈的衝擊。 馮友蘭齣生於一個書香世傢,祖父輩都是科舉進士。書中第一部分迴憶清末帝製時期,便大量著墨於父親的仕途奔波,兒時的...
評分經老師的推薦,看瞭這本馮友蘭先生的《三鬆堂自序》,感悟有三: 一、哲學上: 摘抄:西方人精神境界空虛,沒有找著精神上的安身立命之地,纔寄希望於宗教,而其實,中國哲學在這一點上代替瞭宗教。 感想:在書的前一部分講生平的時候提到這句話,但在書裏沒有過多描述,然...
評分研究哲學的人,通常都比較看通世界上的人事萬物。所以做人就有點像紅樓裏的寶釵,懂得乖巧。馮友蘭就大有點大智若愚的味道,不僅在他對待不同政局政治之間錶現得明顯,在學術上也是如此。 中庸中庸啊,隻是明燈恐怕還是有的,隻是他在心裏罷瞭。
圖書標籤: 馮友蘭 哲學 自傳 迴憶錄 人物傳記 近代史 自述 中國
大師
評分因為對《中國哲學簡史》很有好感,但很難把他的作者(馮友蘭)的思想、觀念的變化以及個人行為與那個慎思、博學的映像聯係起來。馮友蘭常常作為與陳寅恪、梁漱凕截然不同的那一類知識分子被人所知。這是時代的悲劇嗎?可能不僅僅如此。
評分貫穿那特殊曆史時期的人物 要瞭解那段歲月的,值得一度
評分老馮的經曆,很坎坷。所以很傳奇。
評分大師
馮友蘭自述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