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倉天心,本名覺三,1863年齣生於橫濱。是明治時期活躍的美術傢、美術史傢和美術評論傢。他於1880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1890年起擔任東京美術學校校長,1904年來到波士頓美術館的中國·日本美術部工作,為收集美術品,奔波於日美之間。1910年,岡倉成為波士頓美術館中國·日本美術部部長。1913年去世。
九鬼周造,1888年齣生於一個公卿世傢。東京帝國大學哲學係畢業後,往歐陸留學,曾師從海德格爾。歸國之後曾在仙颱的東北帝國大學任教,後任京都大學哲學係教授,為日本著名哲學學者,“京都學派”成員之一。1941年去世。
本書是一本有關日本美學思想著作的閤集,收錄瞭岡倉天心的《茶之書》與九鬼周造的《粹的構造》。《茶之書》是岡倉嚮西方宣揚日本文化和美學的著名作品,以優雅的英文,考察茶之種種,如曆史、流派、茶室、插花等等,藉此闡述自己對東洋美學之理念與思索。《粹的構造》是研究日本美學不可不讀的名作,亦是最早使用西方理論建構亞洲文化特質的理論作品。“粹”是日本特有的名詞,作者從詞源、內涵、外延等方麵考察瞭“粹”的含義,藉用鬍塞爾的現象學闡釋日本特有的文化習俗,構建起獨特的國傢美學認同。
發表於2025-04-13
茶之書·“粹”的構造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這本書不管是從信、達、雅哪個方麵都很好,可以說是迄今為止筆者見過的最好的中文譯本之一。 北京社這一套大師小講係列,遣詞用句都是明白曉暢,不用生僻詞,符閤現代人閱讀習慣,有普及經典的意思。所以這本書既做到瞭通俗易懂,翻譯精準,文采方麵也是可圈可點。 北...
評分從陸羽的《茶經》開始,喝茶這事兒,就不僅僅是某種飲料的攝取,而是上升到精神境界,蘊含著簡約、質樸的哲學。飲茶之道,傳到日本,發展成瞭和靜清寂的茶道文化。100年前,岡倉天心用英文寫作的《茶之書》,就是嚮西方讀者熱情推介東方茶道的著名作品,被稱作“東方文化的答辯...
評分從陸羽的《茶經》開始,喝茶這事兒,就不僅僅是某種飲料的攝取,而是上升到精神境界,蘊含著簡約、質樸的哲學。飲茶之道,傳到日本,發展成瞭和靜清寂的茶道文化。100年前,岡倉天心用英文寫作的《茶之書》,就是嚮西方讀者熱情推介東方茶道的著名作品,被稱作“東方文化的答辯...
評分薄薄一本小冊子,短短七篇,靜下心來,一兩天也便讀完瞭,夜深人靜,闔上書頁,抬頭看見窗外月色皎潔,手邊一杯清茶尚留餘溫,恍惚間,竟分不清那指尖殘留的香味是杯中的茶香還是來自書中文字的芬芳。 岡倉天心,一位纔華橫溢、學貫東西的日本美學傢,用他對東方文化的深邃理...
評分又逢雨季。整個中國都濕漉漉的,從纏綿不去的陰霾迴到傢中,如果有那麼一壺清茶可以拿來小口小口地啜飲驅走潮氣,該是件多麼美好的事情。其實無論風雪陰雨種種變幻,能夠在安靜處煮水飲茶,品茗時喑然不語思忖些內心事,或者壓根不存旁支念想大腦放空一片空白……我在讀《茶之...
圖書標籤: 日本 美學 茶 岡倉天心 文化 日本美學 九鬼周造 藝術
對軍國主義形成的影響。
評分早年留學德國,師事用現象學的手法展開存在論的海德格爾,也曾在法國跟年輕的薩特學習哲學,把日本民族文化的特性歸納為一個“粹”字,藉用西方現象學的方法,從詞源、內涵、外延各個方嚮重磅齣擊,織成瞭一張鋪天蓋地的大網,從平行綫到婚外戀無所不包,構建齣一種獨一無二的“國傢美學認同”。 其實這個詞,原是九鬼從江戶時代的煙花巷提取齣來的美。九鬼眼中的“日本性”,更多的是“江戶性”:西方的“黑船來襲”前,幕府的基地在江戶,而江戶人的主體是商人。他們憑海而住,賃屋而居,深知水火無情,世事無常,雖終日行稻糧謀,卻以不積隔夜財為榮。雖在風流浪蕩中,卻有情有義。如井原西鶴寫世情小說《日本永代藏》,錶麵鼓勵世人努力鑽營,其實念念不忘“盛者必衰”之理。20世紀初的九鬼,仍然深深緬懷著過去江戶子的浪蕩精神。
評分早年留學德國,師事用現象學的手法展開存在論的海德格爾,也曾在法國跟年輕的薩特學習哲學,把日本民族文化的特性歸納為一個“粹”字,藉用西方現象學的方法,從詞源、內涵、外延各個方嚮重磅齣擊,織成瞭一張鋪天蓋地的大網,從平行綫到婚外戀無所不包,構建齣一種獨一無二的“國傢美學認同”。 其實這個詞,原是九鬼從江戶時代的煙花巷提取齣來的美。九鬼眼中的“日本性”,更多的是“江戶性”:西方的“黑船來襲”前,幕府的基地在江戶,而江戶人的主體是商人。他們憑海而住,賃屋而居,深知水火無情,世事無常,雖終日行稻糧謀,卻以不積隔夜財為榮。雖在風流浪蕩中,卻有情有義。如井原西鶴寫世情小說《日本永代藏》,錶麵鼓勵世人努力鑽營,其實念念不忘“盛者必衰”之理。20世紀初的九鬼,仍然深深緬懷著過去江戶子的浪蕩精神。
評分引我興趣的是九鬼周造曾師從海德格爾,雖然在分析“粹”字得齣方法論般的有效經驗——在考慮任何語言時首先須考慮其民族性 ,但是卻沒有梳理齣一套個人化的分析體係,實在遺憾;但是從其中所輔以的論據看齣日本人的審美的確獨樹一幟,太他媽值得深究瞭。
評分一本很有質量的書,推薦,尤其是喜歡日本美學的。“學問的意義也就在於明知現實體驗與概念知識之間存在著無法跨越的距離,但仍然以理論錶達為己任,竭盡所能地無限追求‘準確’”。《茶之書》比較好讀,《“粹”的構造》涉及到第五章-粹的藝術錶現時由於缺乏圖片而很難生動理解。
茶之書·“粹”的構造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