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虹,1957年2月生,文學博士。 學術專輯: 個人簡曆: 暨南大學中文係文藝學專業,比較文藝學方嚮博士。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文藝學專業博士後。中國人民大學中文係教授,博士生導師,專業方嚮為比較文藝學。復旦大學文藝學與美學研究中心兼職教授,四川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中心兼職教授。全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理事,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理事。2000、12-2001、6在澳大利亞悉尼大學人文學院做訪問學者。 一、科研項目: 1.1992年獨立承擔並完成國傢"七五"社科青年基金項目:海德格爾詩學研究。 2.1997年獨立承擔並完成廣東省"八五"社科項目:中西詩學話語比較研究。 3.1998年閤作完成國傢教委"八五"重點規劃項目:比較文藝學。 4.2001年獨立承擔並完成海南省教育廳項目:20世紀中國文學理論的現代性衝突 5.2001年閤作完成澳門政府文化司項目:澳門文學批評研究 二、科研成果: 1.著作 (1)《思與詩的對話--海德格爾詩學引論》,個人專著,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1991年版。 (2)《中國文論與西方詩學》,"三聯·哈佛燕京學術叢書"之一,個人專著,三聯書店,1999年版。 (3)《革命·審美·解構--20世紀中國文學理論的現代性與後現代性》,個人專著,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2001年版, (4)《藝術與精神》,個人論文集,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2000年版。 (5)《中西比較文藝學》,閤著,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1999年版。 (6)《歐美象徵主義詩歌賞析》,閤著,長江文藝齣版社,1988年版。 (7)《美育概論》,主編,湖北人民齣版社,1990年版。 (8)《當代西方文藝理論》,撰寫部分章節,華東師大齣版社,1997年版。
本書比較研究在20世紀影響深遠的三位思想傢的後形而上學思想。作者以“歸傢”的隱喻概括尼采、海德格爾和福柯“逃離”現代世界、“迴歸”本真世界的基本思路與旨趣,考究三位思想傢藉助古代希臘的想像和藝術的啓示而在“現代性批判”、“思想史反思”以及“本真傢園之構想”上的異同。作者提齣以權力關係和自由關係為核心的“生存關係論”,並以此為坐標辨析三位思想傢之思想的意義、價值與疑難,強調關注“生存關係之正當性”的問題對剋服現代性危機的重要性。本書的論域和方法突破瞭哲學、美學和藝術學的學科界限,其思其說彆有新意。
發表於2025-02-25
藝術與歸傢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大二下學期四五月間,初夏,冷空調,坐在圖書館啃尼采的書,這無疑是我本科四年(雖然目前還剩大半年)裏最抹不去的記憶之一瞭。 想那時作為一個尼采的狂熱擁躉者,又正好是對這個世界心懷不滿、悵嘆得非所願願非所得的年紀,我選擇瞭對抗,結果就是把自己作成瞭中度抑鬱癥患者...
評分世界是一光明之域,世界給予萬物以意義,將物意義化,使之作為有意義的存在者而顯現。意義就是光,它讓存在者顯現,所以我們將懂得某物的意義稱之為“明白”。 一個具有某種用處的東西,……我們之所以能使用它,是因為我們知道它的用處,我們之所以知道它有某種用處...
評分謹以此文緻敬餘虹和一切勇敢的自殺者 ——題記 我一直以為,人並不是自願選擇好好的活著,而是被迫好好的活著。藝術不是人的傢,哲學也不是,除此之外,還能做什麼呢? 這是注定的道路,是我們大傢的命運...
評分大二下學期四五月間,初夏,冷空調,坐在圖書館啃尼采的書,這無疑是我本科四年(雖然目前還剩大半年)裏最抹不去的記憶之一瞭。 想那時作為一個尼采的狂熱擁躉者,又正好是對這個世界心懷不滿、悵嘆得非所願願非所得的年紀,我選擇瞭對抗,結果就是把自己作成瞭中度抑鬱癥患者...
圖書標籤: 哲學 餘虹 尼采 海德格爾 福柯 藝術 文學理論 精神生活
聽彆人說作者去年自殺瞭。我有點驚詫。 藝術與歸傢,我還沒能力認真讀的書。海德格爾的那些不能用現有詞語存在,天,人,神共存的觀念,影響瞭我。
評分誠與真。 其它,我不想在論。
評分以詩意的語言,與兼具感性、理性的視角,從權力關係和自由關係齣發,詳細解析尼采、海德格爾和福柯的哲學、美學和藝術學思想。洋洋數十萬字,最後的落腳點集中在這樣的核心命題:人在祛魅的現代性籠罩下的今天,還能否實現心靈傢園的迴歸,能否達成真正意義上的自由?而作者餘虹的自殺,或許也為這個命題,給齣瞭一個悲觀的否定性答案。
評分誠與真。 其它,我不想在論。
評分以詩意的語言,與兼具感性、理性的視角,從權力關係和自由關係齣發,詳細解析尼采、海德格爾和福柯的哲學、美學和藝術學思想。洋洋數十萬字,最後的落腳點集中在這樣的核心命題:人在祛魅的現代性籠罩下的今天,還能否實現心靈傢園的迴歸,能否達成真正意義上的自由?而作者餘虹的自殺,或許也為這個命題,給齣瞭一個悲觀的否定性答案。
藝術與歸傢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