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德侯 1942年12月7日齣生於慕尼黑。
1961-1969年在科隆、波恩、巴黎、颱北、海德堡等地學習東亞藝術、歐洲藝術、漢學、日本學。
1969年以《清代的篆書》論文獲海德堡大學東亞藝術史博士,隨後至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哈佛大學修學。
1975-1976年供職於柏林國立博物館、東亞藝術博物館,1976年在科隆大學任教授,同年執教於海德堡大學東亞藝術史係,任係主任兼藝術史研究所所長,1978年任哲學曆史學院院長。
雷德侯還是德國東方學會會長、柏林學術院院士、德意誌考古研究所通訊員、海德堡學術院院士、英國學術院通訊院士。曾任劍橋、芝加哥、颱灣大學客座教授或特約研究員。
其主持的展覽有紫禁城的珍寶、兵馬俑大軍,日本與歐洲,中國明清繪畫等。著《米蒂與中國書法的古典傳統》、《蘭與石——柏林東亞藝術博物館藏中國書畫》,《萬物》於2002年獲列文森圖書奬。
2005年9月7日,雷德侯因對亞洲藝術史的貢獻榮獲巴爾贊奬。
作者從多個方麵,既依照曆史的綫索、技術發展的過程,也依照藝術的門類、材質工藝的區彆,深入到中國文化與審美觀念的層次,分析瞭中國的藝術與工藝,揭示齣中國藝術史中最為獨特、最為深厚的層麵。作者說明瞭中國的藝術傢不似他們的西方同行,不尋求忠實的再現自然物象,而是探索代替模仿的方式,直接地創造齣成韆上萬甚至無限的藝術品。他也為讀者指齣,模件的思想如何貫通瞭中國人官本位的文化、中國宗教以及關於個人自由的思想。
本書將帶領讀者在中國藝術與文化之中做一次深刻的旅行,揭示瞭中國藝術傢是在一個多麼復雜的體係之中,生産齣成批的藝術品。這個體係深深植根於中國之思想觀念——宇宙是由萬物所構成。
發表於2025-03-30
萬物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我覺得他對漢字偏旁部首的模件化的構字,還有書法藝術是中國人在練習構建“關係”學的視角和分析,令我對中國文化、自我有瞭頓悟的感覺。從書所體現齣的德國人基本的一絲不苟的精神,很令人難忘。 一本簡短、明白地理解中國自己的文化好書!人文必讀。
評分萬物——中國藝術中的模件化和規模化 做為一個德國漢學傢,雷德候敏銳的捕捉到瞭中國(東亞)藝術乃至文化的一個特徵——模塊化的建構。 應該說,雷德候沒有什麼新的資料或者獨門見解,然而正是在我們熟視無睹的日常中,他“發現”瞭一些秘密。 萬物幾乎包括瞭通行意...
評分德國人齣名嚴謹精確,故此書不見得有趣,但確實極盡細緻入微之能事。 外國漢學傢往往比中國漢學傢更迷中國文化,加上相對較強的分析和論述思維,使得一本講述中國藝術史的論著,撇開瞭滿是令人頭熱的術語的常見弊病,描繪得言之有物,環環相扣,而最終的論點,也通過反復的小...
評分不錯~講得很精闢~可能是對它期待太大~畢竟上過節目` 不過後來發覺如果你對中國美術史有瞭解就隻要讀前言和序好瞭~沒耐性者同~
評分用瞭斷斷續續一周的時間,纔讀完雷德侯的這本書。作為德國海德堡大學的藝術史傢,雷德侯試圖對中國藝術中規模化生産的本質予以揭示。2000年,該書先是在國外齣版。在國內,直到2005年纔由三聯書社齣版。 本雅明在《機械復製時代的藝術品》一文中對於復製時代的...
圖書標籤: 藝術史 藝術 雷德侯 海外中國研究 文化 曆史 中國 海外漢學
有些章節如1、3、7、8章並不是很有說服力。然而在研究中提齣自己的觀點還是很重要的
評分重讀瞭一遍。
評分請問各位豆友,除瞭這本書,國內有相關的研究嗎?
評分有些章節如1、3、7、8章並不是很有說服力。然而在研究中提齣自己的觀點還是很重要的
評分既是模件化生産,又不是機械復製,中國藝術就是這麼奇特而渾然一體
萬物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