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軍,男,漢族,1957年齣生於北京。清華大學社會學係教授、公共管理學院社會政策研究所所長。1990-1994年,美國哈佛大學人類係社會人類學專業,獲博士學位。1994年至2000年在美國紐約市立大學任教並獲得終身教職,2000年鞦來清華大學任教,主要研究興趣包括曆史記憶、水庫移民、生態抗爭運動、弱勢群體以及防治艾滋病問題;目前研究聚焦在與公共健康發生密切聯係的社會問題和政策議題。
其個人主要英文著作 The Temple of Memories:History, Power and Morality in a Chinese Village (神堂記憶:一個中國鄉村的曆史、權力與道德)由斯坦福大學齣版社於1996年齣版。他主編的英文論文集 Feeding China's Little Emperors(喂養中國小皇帝)也由美國斯坦福大學齣版社齣版,時間是2000年。他的其他英文和中文學術文章散見於 American Ethnologist, The China Journal, Chinese Anthropology and Sociology, Critique of Anthropology,《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社會科學》、《社會學研究》、《開放時代》、《中國艾滋病性病》以及在美國、英國與中國齣版的六本論文集。
本書在兩個主題下對甘肅大川進行瞭精細的考察。第一個涉及人的受難,包括個人的遭遇和社區的挫敗,第二個涉及對災難的處理,以及在ZZ迫害、經濟蕭條、文化中斷之後的復蘇。
發表於2024-11-02
神堂記憶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原來網上的中文版裏有桑格瑞寫的書評,正式齣版的中文版裏沒有這篇書評瞭,上傳給感興趣的分享 美國康耐爾大學人類學係教授桑格瑞對《神堂記憶》一書的評價,吳飛(譯) 景軍對西北甘肅省大川村孔廟重建的研究,形成瞭有關改革後中國人類學田野誌中的最佳著作之一。大川是孔姓...
評分忙裏偷閑把一直想看的《神堂記憶》給讀完瞭。 本書摘錄:1官方記憶的一個特點是製造敏感曆史問題的盲區。另一個特點是有選擇地培養公眾對某一些曆史事件或人物的認知,以至於一係列被過濾常識性記憶。 2同帶人的文化性情是由他們對某一獨特曆史時間中事件的體驗塑造,而這些事件...
評分“曆史”之外的記憶 十年之前,我從蘭州前往黃河上遊的炳靈寺石窟,沿著盤山路,自行車騎到永靖縣的劉傢峽碼頭。在這裏,我要搭乘快艇橫渡著名的劉傢峽水庫,纔能溯黃河而上,來到炳靈寺石窟。第一次見到劉傢峽水庫的我,被這萬頃碧波感動,盛夏時節,身在西北高原,卻有...
評分通過大川孔傢人重修孔廟,把人們的集體記憶,曆史記憶,共同記憶,復述瞭大川人的苦難的過去,曆史興衰。傢族變遷。書中一段話是說新中國成立打破瞭舊有的各種組織,體係,秩序。然後新的還沒有完全重建,所以産生瞭混亂,從這裏可以看齣毛的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真是厲害。 政權...
評分很奇怪為什麼該書的中文版不能齣版,“反動”?嗬嗬,政治人類學的一本佳作,還好有景軍自己提供的中文版可以閱讀。 該書給我最大的教益主要有兩點,當然對於人類學專業人士而言或許更多,對我所研究的領域而言則集中在儀式和記憶上。 1,景軍注意到瞭儀式在社會轉型和意識形態...
圖書標籤: 人類學 社會學 景軍 集體記憶 社會史 海外中國研究 記憶 曆史
實在一般,有理論發展嗎?沒有。對於中文讀者有嶄新的圖畫嗎?沒有。全書基本外賓體,還很零散,看不齣社會記憶的綫索作用。隻有祭祖與敬神的轉變與矛盾這一個主題談得好,但似乎敬神與祭孔之間的區彆若隱若現卻也沒有明確指齣。
評分不是人類學齣身,不敢隨便評判其學術地位,輕薄的質感造成一種中文版有刪節的感覺,部分章節似乎欲言又止,有意猶未盡之感,如果能多附訪談筆記材料,或配以更多照片、族譜圖,會更深厚。作為半學術半消遣讀物(這個態度是不是會觸怒很多人呢…)來看,筆觸足夠細膩,“集體記憶”雜糅瞭曆史變遷、政治苦難、傢族盛衰波動和地方生活規範,滲透在修族譜、重建孔廟、對祖墳話題的處理、村莊的人事變動、宗族關係和漢迴關係中,通過儀式、口述、軀體動作、食物、氣氛讓被納入其中的每個人都成為記憶傳承的一份子,盡管難以“實證”,但集體記憶的場域無處不在。在這個民族雜居、動亂頻仍、國傢力量有明顯標誌(水壩)且曾試圖強力清除民間記憶的西北村莊裏,集體記憶對抗著文革、動亂、官史等大敘事,維係瞭以一姓為基礎的村落的宗族情感和結構。
評分設定主導苦難和記憶,掩抑其他敘事和機製。故事有趣,田野單薄。與網傳原中譯大相徑庭,據說未獲譯者授權。原譯所附專名原文盡刪。隨注改頁注,也導緻段落古龍化。編校錯誤比牛毛少,緻謝中僅20處。當然,一切都不應掩蓋對於苦難的肅穆閱讀本身。記憶或可重塑,災難怎可再來?
評分不是人類學齣身,不敢隨便評判其學術地位,輕薄的質感造成一種中文版有刪節的感覺,部分章節似乎欲言又止,有意猶未盡之感,如果能多附訪談筆記材料,或配以更多照片、族譜圖,會更深厚。作為半學術半消遣讀物(這個態度是不是會觸怒很多人呢…)來看,筆觸足夠細膩,“集體記憶”雜糅瞭曆史變遷、政治苦難、傢族盛衰波動和地方生活規範,滲透在修族譜、重建孔廟、對祖墳話題的處理、村莊的人事變動、宗族關係和漢迴關係中,通過儀式、口述、軀體動作、食物、氣氛讓被納入其中的每個人都成為記憶傳承的一份子,盡管難以“實證”,但集體記憶的場域無處不在。在這個民族雜居、動亂頻仍、國傢力量有明顯標誌(水壩)且曾試圖強力清除民間記憶的西北村莊裏,集體記憶對抗著文革、動亂、官史等大敘事,維係瞭以一姓為基礎的村落的宗族情感和結構。
評分開本太小、價格微貴,大段理論,缺點是注釋太差瞭,想引證需要看原版,好的理論書籍是正說反說都有理有據,四次創傷導緻瞭人民需要的不僅是政治地位象徵的祠堂,而是需要一種存儲集體記憶的信仰式建築——孔廟,從中探討中國社會最基礎的組織形式與社會大結構之間的社會關係與組織關係。
神堂記憶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