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耐特(Axel Honneth, 1949—),當代德國哲學傢、社會理論傢,法蘭剋福社會研究所現任所長,法蘭剋福學派第三代核心人物,批判理論第三期發展關鍵人物;霍耐特的承認理論及其多元正義構想,最終完成瞭批判理論的“政治倫理轉嚮”。
霍耐特1982年在柏林自由大學獲博士學位,論文題為《權力批判:福科與批判理論》(Kritikder Macht. Foucault und die Kritische Theorie),後經哈貝馬斯推薦,獲馬普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基金,曾長期擔任哈貝馬斯教授的助教。1985年,完成教授資格論文:《為承認而鬥爭》(Kampf um Anerkennung)。還著有《權力的批判》以及《支離破碎的社會》等。1996年5月1日開始接替哈貝馬斯擔任法蘭剋福大學哲學係社會哲學教授,社會研究所谘詢委員。2000年初,被任命為法蘭剋 福大學社會研究所所長。
在《不確定性之痛》一書中,作者霍耐特將黑格爾法哲學重構為一種規範正義理論,在確證黑格爾法哲學與時代診斷的關聯之後,又把它視為現代性理論的規範倫理學說。從錶麵上看,霍耐特對黑格爾法哲學的重構似乎遊離於主題之外,但正是對黑格爾規範正義理論的反思,促使他進一步走嚮承認與正義關係的思考。因而,本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發表於2025-02-07
不確定性之痛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哲學 政治哲學 黑格爾 霍耐特 黑格爾研究 法哲學 法蘭剋福學派 2016
作為黑格爾研究,原著本身就不太靠譜,而譯者把書名都譯錯瞭,可見對黑格爾的理解也有些問題。
評分平心而論,翻譯其實清楚明白。
評分霍耐特對黑格爾法哲學的重構,通過自我實現,承認,教育瞭構造新的正義規範。 現代社會的正義要如此衡量,它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平等地為社會的所有成員提供交往條件的保障,並使每個人能夠參與到不受扭麯的互動關係中。 人們對尊嚴的渴求,就是對承認的渴望,在承認中纔能真正自我實現,而這都需要教育的作用。 講的還是比較清晰的,是霍耐特哲學的一個好的入門之道。可以視作《自由的權利》的導讀。
評分自由意誌的實現,也可以被理解為基本的善。
評分自由意誌的實現,也可以被理解為基本的善。
不確定性之痛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