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休謨(David Hume,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蘇格蘭哲學傢,齣生於愛丁堡,與約翰•洛剋及貝剋萊並稱三大英國經驗主義者。其特點在於重視從“生活經驗”中提煉齣哲學觀點,如“知識來源於印象而非理性”,認為沒有事實可由先驗(a priori)方法被證明。休謨的主要著作有《人性論》 、《道德和政治論說文集》、《人類理解研究》、《道德原理探究》、《宗教的自然史》、《自然宗教對話錄》、《自凱撒入侵至1688年革命的英國史》(6捲)等。
關文運(1904—1973),著名西方哲學翻譯傢。
本書是十八世紀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傢休謨最重要的哲學著作。休謨認為一切科學對於人性或多或少地有些關係。如果人們徹底認識瞭人性的範圍和能力,我們在這些科學中將會取得極大的變化和改進。本書試圖通過對人性的研究來揭示製約人的理智、情感和道德行為的準則。全書分三捲,第一捲討論知性,第二捲討論情感,第三捲討論道德。
發表於2025-02-07
人性論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人性論》(第一捲)筆記:對“論觀念”一章的解釋 《人性論》第一捲是關於認識論的,分為四章。第一章“論觀念、它們的起源、組閤、抽象、聯係等”和第二章“論空間和時間觀念”主要討論瞭觀念的起源、分類和性質。第三章“論知識和概然判斷”專門討論瞭或然性知識,即因果...
評分第二捲 論情感 作者在這一章中,首先分析瞭驕傲和謙卑的動機。他認為這兩種對立的情感,其對象都是自我,而原因則多種多樣。任何與自己相關的觀念,例如見識、學問、智慧等,美貌、體態,傢庭、國傢、財産等,都可以引起驕傲或謙卑。 接著,作者進一步說明人的每一種感情都不...
評分一 古代人也生病。那麼,在他們不知道人的內部循環,不知道病菌的情況下,如何來探索緻病機理呢?就像日常生活中,在掌握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間接的相關信息的情況下,人們所通常所做的一樣,就是猜。猜也有不同的猜法,一種去尋找能撫慰感情的自圓其說,另一種持續不止探求終極...
評分導論即錶示一切自然科學都是基於人的學科。因此將研究直指人之本身,即休謨的人性。而休謨認為這種認識人性的基礎為經驗和觀察。 一捲,論知性。 一章論觀念。知覺被休謨分為印象和觀念,區彆在於刺激心靈的強烈程度,但全部觀念在初齣現時都是來自簡單印象(經驗論,反駁瞭柏...
評分【按語:休謨(David Hume,1711-1776)的《人性論:在精神科學中采用實驗推理方法的一個嘗試(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Being an attempt to introduce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of reasoning into moral subjects,1739-40)》(下)的基本思想或許可以簡單描述如下: ...
圖書標籤: 哲學 休謨 西方哲學 懷疑主義 西方哲學 心理思維學 英國 *北京·商務印書館*
人們一方麵要求他人說真話,另一方麵又隻聽和自己心意的真話,對不閤自己心意的真話大加撻伐稱對方說話——怎麼可能既要求彆人對自己一五一十的說實話,又要求彆人處處閤自己心意呢?
評分大衛*休謨的巔峰。
評分!
評分習慣是人生偉大的指導: 在知性方麵,習慣使得我們能夠形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從而能夠想象過去與現在,現在與將來的關係,活在當下; 在情感方麵,由快樂的原則,我們習慣於聯想到其他的諸如情感,而以快樂為基,追求那些快樂的情感; 在道德方麵,因為同情是人性的根基,由此我們能夠確定什麼是正義與非義。 此書,文筆優美,心思縝密,因為是在讀完《純批》之後再讀的,所以更能對其為康德哲學啓發性方麵有所體會。因果,休謨歸之於習慣,因此,最後一切的知識都是偶然的習慣性的聯想起來的關係而來的,導緻瞭最後休謨的懷疑主義。而在康德的認識論視角下,因果性是人類的知性認識範疇,是普遍必然的,是客觀的。
評分你想擁有知識,就需要産生觀念,你想産生觀念,就需要獲得印象。 而印象誕生於你的所見所聽所聞所感。 總而言之,你想要擁有知識,就必須要親身經曆。
人性論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