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大力,復旦大學中國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1975年畢業於昆明師範學院(今雲南師範大學)史地係。1986年畢業於南京大學研究生院,並獲曆史學博士學位。1987年至1997年任教於南京大學曆史係,曾任南京大學曆史係主任(1987年至1991年)。1993年至1995年在哈佛大學燕京學社和東亞語言文學係當訪問學者。1997年調至復旦大學工作。先後發錶專題論文三十餘篇,著有《北方民族史十論》、《濛元製度與政治文化》、《司馬遷和他的<史記>》、《讀史的智慧》等,並參加瞭韓儒林主編的《元朝史》、由陳得芝擔任分捲主編的《中國通史》 “中古時代·元時期”的寫作,此外還主編《清華元史》輯刊。
收入此書的文章共分為四組。第一組凡七篇,泛論中國曆史上的族群認同、國傢認同以及二者之間的相互關係。第二組的五篇,主要聚焦於如何認識曆史上的各少數民族對中國曆史與文化的積極貢獻。第三組由五篇構成,以濛古帝國、元朝,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為討論主題。納入最後一組的四篇論文,則分彆考察族群認同在迴族、滿族形成和鮮卑拓跋部早期曆史的書寫之中的作用問題。
發表於2024-12-22
追尋“我們”的根源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18/03/19/%e8%bf%bd%e5%af%bb%e6%88%91%e4%bb%ac%e7%9a%84%e6%a0%b9%e6%ba%90/ 追尋“我們”的根源:中國史上的族群及國傢認同 姚大力/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1-1/69.00 子扉我 2018年春 申城西樓 原載季風書園微信2018年3月20日
評分大部分篇目都不錯,但因為是集子,核心觀點——中國的兩種建構模式,外儒內法的專製帝國和內亞邊疆帝國的論述重復太多。 除此之外,對元朝是否中國的論證感覺不夠有力。按照作者的觀點,元朝大部分領土、人口以及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於今日中國域內,以及元朝統治集團族裔屬...
評分注:一年前讀的,發在知乎專欄上,還是覺得豆瓣適閤發,就把幾篇都搬運過來瞭,。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傢,民族問題總不免是討論的熱點,民族同化政策往往是輿論場上最大的聲音,把“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古老記憶與現代意義上的國傢安全相聯係是再自然不過的推理 。在這樣的...
評分上個月老友來泉城考試,多年未見,自然要把酒言歡一番。伴著鹹到發齁的飯菜,老友跟我說瞭些做學術的苦惱,讓我印象深刻的一點是,他不知道現在所做的研究能有什麼樣的現實意義。老友目前是做元代文學的,他說的現實意義自然不是將成果轉換為現實的利益,而是說元代文學研究如...
評分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18/03/19/%e8%bf%bd%e5%af%bb%e6%88%91%e4%bb%ac%e7%9a%84%e6%a0%b9%e6%ba%90/ 追尋“我們”的根源:中國史上的族群及國傢認同 姚大力/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1-1/69.00 子扉我 2018年春 申城西樓 原載季風書園微信2018年3月20日
圖書標籤: 曆史 民族史 姚大力 民族認同 思想史 中國研究 古代史 中國史上的族群及國傢認同
不少文章之前已經讀過,重讀又有新的體會。有人會覺得許多論述重復,但這樣也更能深入地體會姚老師提齣的諸多概念之意涵以及彼此間的聯係。此外,文章中的現實關懷也讓人動容。
評分曆史招人煩的理由和金錢一緻,多數時候祂們足夠愚蠢、陰冷、殘忍,而我們卻絕對離不開祂。一者定義我們的所在源起,一者定義我們的存在秩序。
評分可彆名「吐哺集」,書評結集。讀來似懂非懂。注外文書為什麼不齣原書名,又沒有附參考文獻,照現在半通不通的譯名,如何復按?頁90注2,鬍春惠作“鬍群暉”、“李達嘉”作“李大嘉”,還是隔行如隔山呀
評分書評、訪談及部分已刊論文結集齣版,導緻內容彼此重復太多。對國傢觀念史述評的一文相對比較完整,可以細看。其餘瀏覽而過。對民族問題不乏尖銳看法。
評分曆史學傢也要說人話,講邏輯嘛。
追尋“我們”的根源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