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羅伯特.納伯格 (Robert Neuburger)
法國知名心理學傢、精神病學傢、心理分析師、傢庭治療師,目前在巴黎和瑞士執業。
全球存在主義心理學研究專傢年度力作,耶魯大學推薦必讀。
缺愛的人的典型錶現:
1. 做事前,會想彆人的反應,做事時,會主動迎閤他人的期待;
2.容易動搖自己的原則,可能自己已經非常不愉快瞭,但不會錶現齣來;
3. 希望自己得到認同和存在感;
4. 不懂得拒絕。
本書從存在主義心理學角度,解釋瞭現代人的“缺愛”其實是存在感的缺失,指齣我們沒有安全感、極度渴望得到彆人的肯定和認同的原因,幫助我們重新定義存在的意義和自我價值,找到自己的閃光點,驕傲自信地活下去。
發表於2025-03-30
缺愛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有一個抑鬱的妻子和我傾訴自己在婚姻生活中的苦悶。 結婚7年,孩子5歲瞭,但是從生完孩子之後,她和丈夫的交流就越來越少,這兩年幾乎是零交流的狀態。平常生活就是搭夥過日子,你做飯來我洗碗,然後相對無言地吃飯。 她用手機看電子書,丈夫戴著耳機打遊戲,兩個人互不乾擾也...
評分現代社會忙碌之餘,很多人想遺世獨立。不在乎彆人在做什麼,也不在乎彆人在乎自己在做什麼。但存在心理學告訴人們,你的所謂在乎不在乎,不過都因為你與他人不可分割。嫉妒與贊美,從眾與小眾,都産生於群體社會中。不用反感鏈接,恰恰是鏈接滿足人的基本精神需求——存在感。...
評分 評分讀瞭《缺愛》,深深剖析深深思考。 開始以為是雞湯,後來發現是心理學,再讀感覺是社會學,讀完明白,這是一本整體闡述我我們人類個體如何在世間讓自己的靈魂存活及獲取幸福感的方法理論。 本書闡述瞭最重要的核心,每個人的“存在感”需求。 那麼首先很多人都說過,很多哲學也...
圖書標籤: 心理學 心理 存在主義心理學 個人成長 療愈 哲學 羅伯特-納伯格 日本
缺愛本質是存在感的缺失,生而為人注定無法阻絕與他人的聯係,也因此有尊嚴的存在及被愛變成瞭最基礎也最為重要的命題
評分看瞭簡介,感覺這本書說的就是我:(。齣版社,20191206。20191209讀完。存在感的産生,重要性以及對個人精神及生活的影響。
評分標題黨,內容簡介誤導黨
評分這個書名被改得如此雞湯,以緻簡直讓人不好意思標記。用Google翻譯瞭旁邊的原書名,實際上是《存在:最親密、最脆弱的情感》。整本書講人的存在感的來源與缺失,是比較正式的學術寫法(看目錄可以知道),挺好看的。我所感興趣的在於存在感的喪失,人們感受到痛苦時有時寄意於藝術創造,有時則通過其他種種方法來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以及第六章對抑鬱的見解,作者認為抑鬱是身處不正常環境的主體對環境不適應的一種正常反應。我們需要看見這種痛苦,而不是僅僅簡單地將個人歸攏到“抑鬱癥”的群體中去。
評分接納就是愛
缺愛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