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林(F. W. J. Schelling, 1775-1854),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傢,與康德、費希特、黑格爾並稱德國古典哲學四大傢。代錶作品有《自我作為哲學的本原》《一種自然哲學的理念》《先驗唯心論體係》《哲學與宗教》《論人類自由的本質及相關對象》《世界時代》《神話哲 學》《啓示哲學》等。
《啓示哲學》與《啓示哲學導論》構成瞭一個整體。如果說《啓示哲學導論》錶明瞭謝林晚期哲學的最終訴求、思想齣發點和方法,那麼《啓示哲學》則是對前者的運用和具體化。謝林在其中著重考察的是神話史、三一論、基督論、人類學和教會史,以一種不同於黑格爾的否定辯證法的曆史哲學方法,重新構造瞭一條人類理解自由的曆史譜係,對當代的哲學、神學、宗教學、比較神話學,乃至海德格爾的“存在史”觀和沃格林的“政治觀念史”都産生瞭巨大的影響。
發表於2025-02-09
啓示哲學(上捲)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謝林的行文過程中經常伴隨著同一個係列中的次序變化,或相對地位的變化。某種程度上,謝林的哲學是圍繞著次序變化或係列的不斷重新開始(從而不是連續劇或形象的綫性演變,與黑格爾有彆)而展開的,某種思想的模式或技術。盡管囿於演講的形式而顯得冗長,但謝林確實是一個嚴謹...
評分《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005期,1-12 內容提要:晚期謝林在“啓示哲學”中,通過對上帝內部“神性/存在差異”的構造,強調上帝不是存在,而是“存在的主人”,使上帝擺脫瞭傳統哲學中抽象的“最高存在者”形象。而通過由之闡發的“實存論上帝觀”,謝林構造瞭一...
評分謝林的行文過程中經常伴隨著同一個係列中的次序變化,或相對地位的變化。某種程度上,謝林的哲學是圍繞著次序變化或係列的不斷重新開始(從而不是連續劇或形象的綫性演變,與黑格爾有彆)而展開的,某種思想的模式或技術。盡管囿於演講的形式而顯得冗長,但謝林確實是一個嚴謹...
評分《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005期,1-12 內容提要:晚期謝林在“啓示哲學”中,通過對上帝內部“神性/存在差異”的構造,強調上帝不是存在,而是“存在的主人”,使上帝擺脫瞭傳統哲學中抽象的“最高存在者”形象。而通過由之闡發的“實存論上帝觀”,謝林構造瞭一...
評分《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005期,1-12 內容提要:晚期謝林在“啓示哲學”中,通過對上帝內部“神性/存在差異”的構造,強調上帝不是存在,而是“存在的主人”,使上帝擺脫瞭傳統哲學中抽象的“最高存在者”形象。而通過由之闡發的“實存論上帝觀”,謝林構造瞭一...
圖書標籤:
你行不行啊,黑狗
評分但我所宣告的,不僅是啓示哲學,而且我同時還要宣告,啓示哲學是從神話哲學中産生的,是緊隨其後、以神話哲學為基礎的。我把現在進行的講座看作我先前那些講座自然且必然的後果。但啓示和神話之間可能有什麼彼此共同之處呢?神話的宗教是多神教因而是錯誤的宗教,而啓示宗教是一神教,並且就我們所有人都在這一點上意見一緻而言,一神教就此說來至少是真正的宗教。也就是說,唯有一神教纔是真正的宗教。 先剛主編的《謝林著作集》已經買入心儀的幾本,以後的《神話哲學》等幾本決定不再購買!
評分神話哲學以其自身證明瞭神話進程的必然性,這一曆史性貫穿於神話本身;而一旦掌握瞭潛能階次的運動,作為當時通用說明的神話語言便可以得到理解;神話最初的本原是拒絕走齣自身的本原,是創世之後又被設定在人之外的本原,所以錶現為暴虐封閉的實在神;之後過渡為走齣自身的與人為善的復多集閤體,是(古希臘)當下存在的諸神;在剋服兩者後到來的乃是未來之神,這也是大秘儀中的隱微內容;神話的起點和終點(Ausgang)保存在秘儀之中,正如每個生命隻有把自己的死亡握在自身纔會得到真正的完結;作為假象的明朗終會沉寂,“並會在一種更高的真實無僞的明晰性麵前消失”,希臘人悲劇氣質根源於此;在秘儀中,神話意識看到瞭自己本己的終點,看到瞭自己完滿的死亡……它也就恰恰憑著這一點預見到瞭另一個全新的時代”。
評分仍然是一種自身(反)辯證法,即純粹自身因而沒有自身但能夠自身性地存在的自身(能在、主體、自在的精神),完全捨棄瞭自身因而同樣沒有自身的自身(必在、客體、自為的精神),以及作為自身設定下來的完滿的自身(應在、主體-客體、自在自為的精神)。謝林首先通過倫理性的決斷從不可預思之在上溯到能在、純存在者以及二者的統一體,然後反過來構造純然現實的精神,這一精神在與原初偶然(智慧)的遭遇中潛能階次化,通過虛擬位格的嬉戲觀視未來,從而作為能夠意願者開啓創世。盡管較中期更接近有神論,但仍堅持神隻有通過世界進程纔能位格化,因此就像他的同時代人指責的那樣,有撒伯流主義的嫌疑。然而,神的創世與實在的此世相比仍是理想的,此世是原人墮落的結果。謝林有著把異教史納入基督教的宏大企圖,因而把希臘秘儀視作神話與啓示的轉摺點。
評分“事物越是難理解,對來自思想的解釋就會要求的越多。於我而言認同於某一教會教義並非緊要之事。我並無興趣成為一個正統主義者,正如我如果願意的話也可以毫不費力地成為一個非正統主義者一樣。對我而言,基督教僅隻是一個我為之尋求解釋的現象。”
啓示哲學(上捲)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