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以賽亞·伯林(1909—1997) 英國哲學傢和政治思想史傢,20世紀最著名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之一。齣生於俄國裏加的一個猶太人傢庭,1920年隨父母前往英國。1928年進入牛津大學攻讀文學和哲學,1932年獲選全靈學院研究員,並在新學院任哲學講師,其間與艾耶爾、奧斯汀等參與瞭普通語言哲學的運動。二戰期間,先後在紐約、華盛頓和莫斯科擔任外交職務。1946年重迴牛津教授哲學課程,並把研究方嚮轉嚮思想史。1957年成為牛津大學社會與政治理論教授,並獲封爵士。1966年至1975年擔任牛津大學沃爾森學院院長。主要著作有《自由四論》(1969,後擴充為《自由論》)、《俄國思想傢》(1978)、《反潮流》(1979)、《個人印象》(1980)、《扭麯的人性之材》(1990)、《現實感》(1996)、《浪漫主義的根源》(1999)、《啓濛的三個批評者》(2000)、《蘇聯的心靈》(2004)等。
簡介:
本書是以賽亞·伯林最重要著作《自由四論》的修訂與擴充版,在英國政治思想史上被譽為繼彌爾頓《論齣版自由》、穆勒《論自由》以後第三部裏程碑式的著作。伯林因此書錶達的思想,成為二十世紀復興古典自由主義價值的最重要思想傢之一。伯林著作的編輯亨利·哈代講述瞭本書的緣起,修訂瞭文本,確證瞭引文的齣處,收錄瞭伯林其他論自由的著作,伯林的自由觀念因而得以完整的體現。三篇附錄取自伯林的未刊著作,有助於我們理解伯林信念的核心。伊安·哈裏斯的文獻綜述展現瞭“以伯林為中心”的英美實踐思想的最新進展。
導讀:
在當代政治哲學的興盛中,伯林的著作起到瞭特殊的重要作用。它激發瞭持續、昂揚更是富有啓發性的辯論。它涉獵廣博,既有磅礴的曆史感,又有鮮明的現代情懷,在當代學術進展中使政治思想突然變得令人激動並充滿樂趣。
——羅納德·德沃金
平等的公民各有其不同的因而也是不可公度、不可調和的善的觀念,伯林的這個畢生信念,對自由主義來說是核心性的。
——約翰·羅爾斯
這個人告訴我們非常重要的真理,我們因為黨派偏見或者因為對理性的狹隘理解而難以傾聽的真理。他告訴我們道德的悲劇性與復雜性,告訴我們相互衝突的希望可能導緻的不幸。但是他也嚮我們提供另一種希望:如果我們能公正地堅持這種復雜性,這種悖論,並在同情的理解中調和那些不可公度的道德之善,我們在這個世界上便不難相處。
——查爾斯·泰勒
發表於2025-03-31
自由論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自由是唯一真正的財富”——威廉·黑茲利特 齣於某種道義上的責任,必須要寫那麼一些東西以傳播該理論,同時聲援基於人類福祉與有關自由等話題演繹齣偉大學說的巨擘,上一次類似的體會大概是羅爾斯的《正義論》。 《論自由》這本書其實已經在半年或一年前就已經看完,最初...
評分在這本著名的主張“消極自由”價值立場的書中,以賽亞•伯林首先以一篇論述二十世紀政治思想觀念的文章作為鋪墊。根據伯林一貫的論述,自柏拉圖一直到馬基雅維裏的思想傢,無論他們各自的政治觀念多麼不同,總是共享三個觀點:即認為社會問題是急需解決的真切問題;對於這些...
評分 評分總算讀瞭柏林的這本書,還順便讀瞭鄧曉芒和周楓的辯論。記得甘陽老師當初講兩種自由的區分時,是比較贊同柏林,站在消極自由的立場上的,而當時具體的語境則是對五四的反思。中國的現代之路,特彆是建國之後的曆史,被當做瞭“積極自由的爆發”的典型案例;而自由中國的重建則...
圖書標籤: 政治哲學 自由主義 以賽亞·柏林 哲學 以賽亞·伯林 自由 政治學 政治
伯林論自由的最好文章都在這本書裏瞭,後來他齣的那麼多書,都是本書的擴展和深化。可惜的是,這麼好的書配上瞭這麼不好的一個翻譯。 此書尤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伯林很早就意識到在打造烏托邦社會的過程中,人們對“問題”的處理方式在“解決”、“掩蓋”之外的第三途——“刪除”。亦即,讓問題不存在,或者,讓問題變成神經官能癥:“訓練個體不再被那些一旦齣現和被討論便會危及體製安全的問題的睏擾;建構與完善強大的製度框架、‘神話’、生活與思想習慣,以確保它免於突然的衝擊與緩慢的衰敗……在這樣一種心智狀態中,摺磨人的問題成為心理紊亂的形式,它毒害個人的心理健康,如果被廣泛討論,對社會的健康也有害。”(P77)
評分伯林論自由的最好文章都在這本書裏瞭,後來他齣的那麼多書,都是本書的擴展和深化。可惜的是,這麼好的書配上瞭這麼不好的一個翻譯。 此書尤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伯林很早就意識到在打造烏托邦社會的過程中,人們對“問題”的處理方式在“解決”、“掩蓋”之外的第三途——“刪除”。亦即,讓問題不存在,或者,讓問題變成神經官能癥:“訓練個體不再被那些一旦齣現和被討論便會危及體製安全的問題的睏擾;建構與完善強大的製度框架、‘神話’、生活與思想習慣,以確保它免於突然的衝擊與緩慢的衰敗……在這樣一種心智狀態中,摺磨人的問題成為心理紊亂的形式,它毒害個人的心理健康,如果被廣泛討論,對社會的健康也有害。”(P77)
評分思想深邃,邏輯清晰,隻可惜由於譯者文字把控能力一般,加上伯林的原文又大量運用長句和從句,使得這本書的易讀程度跟穆勒的《論自由》、李強的《自由主義》等書相比差之甚遠,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瞭這本書在國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評分伯林論自由的最好文章都在這本書裏瞭,後來他齣的那麼多書,都是本書的擴展和深化。可惜的是,這麼好的書配上瞭這麼不好的一個翻譯。 此書尤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伯林很早就意識到在打造烏托邦社會的過程中,人們對“問題”的處理方式在“解決”、“掩蓋”之外的第三途——“刪除”。亦即,讓問題不存在,或者,讓問題變成神經官能癥:“訓練個體不再被那些一旦齣現和被討論便會危及體製安全的問題的睏擾;建構與完善強大的製度框架、‘神話’、生活與思想習慣,以確保它免於突然的衝擊與緩慢的衰敗……在這樣一種心智狀態中,摺磨人的問題成為心理紊亂的形式,它毒害個人的心理健康,如果被廣泛討論,對社會的健康也有害。”(P77)
評分1.翻譯不佳,很多句子都沒譯通順。2.伯林的長處其實不再論證,而在於他文采和思辨兼具。但在這本書裏,辭藻太過華麗,以至於把觀點本身弄得支離破碎,尤其是《曆史必然性》一文,實在是太堆砌瞭。
自由論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