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飛,河北肅寜人,1973年齣生,2005年獲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大學哲學係副教授,研究領域包括基督教哲學、宗教人類學、中西文化比較研究等。著有《麥芒上的聖言》(2001)、《自殺與美好生活》(2007)、《自殺作為中國問題》(2007)、《浮生取義——對華北某縣自殺現象的文化解讀》(2009);譯有《蘇格拉底的申辯》(譯疏,2007)、《上帝之城:駁異教徒》(三捲,2009)。
本書將奧古斯丁及其《上帝之城》置於西方思想史的古今變化的脈絡裏,從多個層麵——“心靈秩序”、“原罪”、“曆史”、“末日”等——對這部浩繁的巨著進行瞭梳理與闡釋,並對奧古斯丁寫作本書的曆史背景和心理動因,以及他對後世的廣泛影響與後人對他的挑戰和批判,做瞭相應的陳述和分析。
發表於2025-02-02
心靈秩序與世界曆史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一篇上課作業(討論稿/演講稿),因為參考瞭這本書裏的很多內容,所以就備份在這裏瞭。 摘要:由於惡的存在與上帝的全知全能全善構成矛盾,曆代神哲學傢力圖解決惡的問題,創立“神正論”,對惡追本溯源。以《創世紀》的記載為文本基礎,我認為惡來源於人類自由選擇後形成的原...
評分讀《心靈秩序與世界曆史》,吳飛老師對奧古斯丁的研究是深入深刻的,給人以巨大啓發。這樣一種學者風範和學者精神,實在令人佩服。可是諷刺的是,作為吳老師深入研究對象的奧古斯丁卻並沒有成為吳老師的精神偶像,甚至吳老師還說“這座大廈的確宏偉高峻,令人心馳神往,但缺乏...
評分一篇上課作業(討論稿/演講稿),因為參考瞭這本書裏的很多內容,所以就備份在這裏瞭。 摘要:由於惡的存在與上帝的全知全能全善構成矛盾,曆代神哲學傢力圖解決惡的問題,創立“神正論”,對惡追本溯源。以《創世紀》的記載為文本基礎,我認為惡來源於人類自由選擇後形成的原...
評分讀《心靈秩序與世界曆史》,吳飛老師對奧古斯丁的研究是深入深刻的,給人以巨大啓發。這樣一種學者風範和學者精神,實在令人佩服。可是諷刺的是,作為吳老師深入研究對象的奧古斯丁卻並沒有成為吳老師的精神偶像,甚至吳老師還說“這座大廈的確宏偉高峻,令人心馳神往,但缺乏...
評分讀《心靈秩序與世界曆史》,吳飛老師對奧古斯丁的研究是深入深刻的,給人以巨大啓發。這樣一種學者風範和學者精神,實在令人佩服。可是諷刺的是,作為吳老師深入研究對象的奧古斯丁卻並沒有成為吳老師的精神偶像,甚至吳老師還說“這座大廈的確宏偉高峻,令人心馳神往,但缺乏...
圖書標籤: 吳飛 奧古斯丁 哲學 基督教 神學 政治哲學 思想史 宗教
咦,我昨天明明是想標讀過的啊。
評分簡單的看瞭前言結語。大緻上就是說瞭奧古斯丁怎麼“弒父娶母”,也就是“毀瞭羅馬文明,吸收瞭希臘文化”,“因為他的上帝之城學說,使人們不再迷戀羅馬這個永恆之城,最終捨棄瞭帝國”。這個評論似乎成理,但我對照中世紀之後的人們追逐著復興羅馬的偉業,似乎又感到迷惑。但丁的《論世界帝國》的齣現,至少證明天上之國固然重要,但地上之國也是可以追求的。
評分可能因為對基督教哲學本來就不太熟悉吧,雖然解讀的很精彩,但讀起來還是有點雲裏霧裏,而且對這個題材不太感興趣,所以讀的時候不像他的另外幾本讓人覺得閱讀的愉悅
評分詮釋《上帝之城》的心靈-曆史:奧古斯丁對古典文明之殺父娶母【2】;尤西比烏《編年史》和奧羅修斯的《曆史》;Marrou解釋末日為永恒的上帝與世界曆史的關係。“他並不認為兩座城真的有個時間上的終結,因為地上之城的終極惡和上帝之城的終極善,都內在地存在於兩座城的曆史當中。” 【437 】 “以理性控製情感,本來是古代哲學傢們追求和盡可能踐行的生活境界,奧古斯丁卻連自然的本能都否定瞭,...人們從此生活在一個沒有真正的自然、命運、偶然、德性、悲劇性的世界中。所有的關係都變成瞭自我與更深的自我的關係。”【497】“心靈-曆史”的框架甚至在當代西方都無法被撼動(哈姆雷特的心靈世界);最後:“現代的中國人...或許還有一點微茫的希望,因為我們中的許多人還沒有參與這個罪行。”【509】有洞察,但綫條粗糙。
評分這部書,吳飛梳理瞭奧古斯丁如何在繼承瞭西方古典的基礎上終極瞭希臘羅馬所代錶的古典曆史。其中最重要的觀念就是心靈秩序,轉變瞭以希臘羅馬的外在德性,轉嚮對內在德性的探求。不過,我總覺得吳飛的觀點受沃格林等人關於諾斯替教派的影響。即通過靈性世界否定現實社會,這種否定其實根植於基督教內部,也根植於蘇格拉底學說之中,這條思想的暗綫到近代以來復興,否定瞭傳統的古典政治文明,通過理性(靈性)重構現代世界。但問題在於,奧古斯丁的書這麼難讀,世界真是由這麼難讀的書改變的嗎?換個角度,也許奧古斯丁與蘇格拉底一樣,是將對於塵世的否定植入瞭西方曆史之中,總會在後世不斷發作而已。
心靈秩序與世界曆史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