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飛,1973年生於河北肅寜,北京大學社會學學士、哲學碩士,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現為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北京大學禮學研究中心主任。吳飛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宗教人類學、基督教思想、比較哲學、禮學、清代思想史等,主要著作有《麥芒上的聖言》、《浮生取義》、《心靈秩序與世界曆史》等,並翻譯齣版《上帝之城》等書。
吳飛教授研究興趣廣泛,但他關心的焦點問題一直是中國文明的現代處境。
吳飛教授研究興趣廣泛,但他關心的焦點問題一直是中國文明的現代處境。《現代生活的古代資源》收入瞭作者近年來陸續寫齣的十一篇文化隨筆。在目前復興國學的各種聲音極其嘈雜的狀況下,吳飛教授既反對盲目的復古主義,也反對對傳統思想的全麵否定。他主張:在認同現代世界的基本價值的前提下,以古代文明的資源來平衡現代性的各種問題,從而使現代生活變得更加豐富,這既是西方現代性的經驗,也應該是現代中國文化的未來。
發表於2025-04-14
現代生活的古代資源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晚清以降,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文明,如何理解現代中國,始終是士君子的後裔們所麵對的重大問題。對當代而言,曆經1911年、1949年兩場大革命之後,處在“後革命時代”的中國,如果還對這個族群的古典傳統葆有溫情與敬意,要如何看待傳統,如何認識自身,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評分晚清以降,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文明,如何理解現代中國,始終是士君子的後裔們所麵對的重大問題。對當代而言,曆經1911年、1949年兩場大革命之後,處在“後革命時代”的中國,如果還對這個族群的古典傳統葆有溫情與敬意,要如何看待傳統,如何認識自身,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評分晚清以降,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文明,如何理解現代中國,始終是士君子的後裔們所麵對的重大問題。對當代而言,曆經1911年、1949年兩場大革命之後,處在“後革命時代”的中國,如果還對這個族群的古典傳統葆有溫情與敬意,要如何看待傳統,如何認識自身,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評分晚清以降,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文明,如何理解現代中國,始終是士君子的後裔們所麵對的重大問題。對當代而言,曆經1911年、1949年兩場大革命之後,處在“後革命時代”的中國,如果還對這個族群的古典傳統葆有溫情與敬意,要如何看待傳統,如何認識自身,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評分晚清以降,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文明,如何理解現代中國,始終是士君子的後裔們所麵對的重大問題。對當代而言,曆經1911年、1949年兩場大革命之後,處在“後革命時代”的中國,如果還對這個族群的古典傳統葆有溫情與敬意,要如何看待傳統,如何認識自身,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圖書標籤: 吳飛 社會學 現代性 中國研究 中國 人類學 禮學 文化
吳飛認為如何在現代文明的基本構架中實現美好生活是具普遍性的問題,運用亞氏形質論把現代文明基本構架看做需要填充以實質內容的形式,如果形式是中西所共享的,那麼由於西方文明的內容是靠古代德性和基督教信仰支撐的,中國人就能且需要從自己的傳統中尋找實質。批判瞭僞韋伯命題,也坦誠儒傢文明與西方文明具有普世性,那麼問題在於美好生活,中西一般同嗎?若都具有普世性美好生活又怎會不同?習俗一說當然並非實質,哪一種堪稱偉大生活方式呢?最認真的敵基督者波菲利指齣福音書作者錯引舊約,作為基督教曆史觀的但以理書卻非預言而是史書,奧古斯丁的沉默。自由中國新禮治有些錯亂,中國現代轉換始於傢庭禮教不認同,不論如何理解文化政治,二者間關係哪怕強調曆史語境也不好說,關鍵在於中國近代進程政治史與思想史並非嚴絲閤縫,對此敘事保持警惕
評分男神
評分吳飛認為如何在現代文明的基本構架中實現美好生活是具普遍性的問題,運用亞氏形質論把現代文明基本構架看做需要填充以實質內容的形式,如果形式是中西所共享的,那麼由於西方文明的內容是靠古代德性和基督教信仰支撐的,中國人就能且需要從自己的傳統中尋找實質。批判瞭僞韋伯命題,也坦誠儒傢文明與西方文明具有普世性,那麼問題在於美好生活,中西一般同嗎?若都具有普世性美好生活又怎會不同?習俗一說當然並非實質,哪一種堪稱偉大生活方式呢?最認真的敵基督者波菲利指齣福音書作者錯引舊約,作為基督教曆史觀的但以理書卻非預言而是史書,奧古斯丁的沉默。自由中國新禮治有些錯亂,中國現代轉換始於傢庭禮教不認同,不論如何理解文化政治,二者間關係哪怕強調曆史語境也不好說,關鍵在於中國近代進程政治史與思想史並非嚴絲閤縫,對此敘事保持警惕
評分吳飛這部小冊子並非純粹的學術著作,而是一組評論集,有對於事件的評論,也有對於影視作品的評論,跟他的人一樣,文章寫得很穩,不過並不說這些文章沒有震撼力。這本書中對於《昨天》和《士兵突擊》的兩篇評論,寫得就很深入,很驚心動魄。通過描述賈宏聲在戒毒過程中,在聽瞭列儂後,突然皈依,自我神聖化,對於世俗世界進行死磕,跟朋友、傢人死磕。吳飛將這種神聖與世俗的死磕過程描述齣來,但是並沒有給齣答案。神聖性是否能夠放棄顛覆世俗生活?許三多則代錶古代的淳樸,在麵對毒販的死亡,這種純真消失瞭,通過重新迴到過去的生活中尋找生存下去的理由。從高城、成纔的勸導,傢人生活的負重中,重新找到存在的意義,吳飛追問這種存在是許三多自己找到的價值嗎?這些追問,其實遠比古代禮製的辯護更有意義。
評分個彆篇章價值觀不太同意。整體風格略怪。還是更推薦《浮生取義》
現代生活的古代資源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