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羅德·布魯姆(1930— ):當代美國極富影響的文學理論傢、批評傢。曾執教於耶魯大學、紐約大學和哈佛大學等知名高校。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詩歌批評、理論批評和宗教批評,代錶作有《影響的焦慮》(1973)、《誤讀之圖》(1975)、《西方正典》(1994)、《莎士比亞:人的發明》(1998)等,被譽為“西方傳統中最有天賦、最有原創性和最有煸動性的一位文學批評傢”。
莎士比亞或塞萬提斯,荷馬或但丁,喬叟或拉伯雷,閱讀他們作品的真正作品是增進內在自我的成長。深入研讀經典不會使人變好或變壞,也不會使公民變得更有用或更有害。心靈的自我對話本質上不是一種社會現實。西方經典的全部意義在於使人善用自己的孤獨,這一孤獨的最終形式是一個人和自己死亡的相遇。
發表於2025-02-08
西方正典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布魯姆在1994年的這部書中,仍然在極力踐行他的對抗、修正理論、影響的焦慮學說。全書以莎士比亞為經典核心,分為21章,對諸多作傢作品對莎氏的繼承與對抗做瞭細緻分析。其中一章:《弗洛伊德:莎士比亞式的解讀》耐人尋味。看過他的《對抗:走嚮一種修正理論》和《影響的焦...
評分布魯姆在1994年的這部書中,仍然在極力踐行他的對抗、修正理論、影響的焦慮學說。全書以莎士比亞為經典核心,分為21章,對諸多作傢作品對莎氏的繼承與對抗做瞭細緻分析。其中一章:《弗洛伊德:莎士比亞式的解讀》耐人尋味。看過他的《對抗:走嚮一種修正理論》和《影響的焦...
評分2005-11-14 南方都市報 圖書診室 一號對象 《西方正典》中譯本 鑒定:此書一方麵沒有注釋,加上譯名不規範,很多時候讀者都猜不齣書裏講的是誰以及是什麼書。還有很多一望可知的錯漏比前幾年齣版的文學理論書要多齣很多,這與這本書的重要性有些不...
評分美國學者協會曾對40所大學進行抽樣調查,測定20世紀學生文學知識的變化。結果顯示:如果把1900年定為100分,1914年一次大戰前就是99分,1939年二戰前則為73分,1964年越戰前降至69分,1993年伊拉剋戰爭後隻剩瞭25分。總之這條麯綫一個世紀來持續下落,最近的40年更幾乎就是自...
評分按:進入文學研究領域之後,文學閱讀時間反而急劇減少,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近些日子手邊沒有什麼特彆緊要的事情,突然想重新翻看那些幾年前、十幾年前讀過的文學作品。讀書人都知道,重讀是一件甚美妙的事,看看當時那些旁批,隨手寫來的很多感想現在都覺得似乎有些隔膜,...
圖書標籤: 哈羅德·布魯姆 文學理論 文學 文學評論 文學批評 外國文學 文學研究 美國
偉大詩人中最傑齣的女性是薩福和艾米莉狄金森,她們是比男性更頑強的競爭者。狄金森把勃朗寜太太遠遠拋在身後塵土之中。莎士比亞和但丁是經典的中心,因為他們在認知的敏銳、語言的活力和創造的纔情上都超過所有其他西方作者。這三樣稟賦會閤成一種本體激情,即一種欣喜的能力,或如布萊剋關於地獄的警句所指齣的:充滿活力即為美。你不是活著嗎?這纔是你最根本的而且最輝煌的事業。培育性格而不是寫書纔是我們的責任,贏得生活的秩序和安寜而不是贏得戰鬥和土地。我們最偉大而光榮的傑作就是恰如其分地活著。莎士比亞或塞萬提斯,荷馬或但丁,喬叟或拉伯雷,閱讀他們作品的真正作用是增進內在自我的成長。心靈的自我對話本質上不是一種社會現實。西方經典的全部意義在於使人善用自己的孤獨,這一孤獨的最終形式是一個人和自己死亡的相遇。
評分服瞭,仿佛看見抱著一堆銀票的遺老不肯承認外麵已經開始使用第六版人民幣瞭 :)
評分布魯姆好像文學批評的施特勞斯,抗拒當代多元文化背後的虛無主義,在政治無處不在的時代,捍衛經典的審美標準、原創性,讓我心情復雜,可敬。另外,最後的書單不錯,打開視野。 假如我們讀經典是為瞭形成社會的、政治的或個人的道德價值,那我堅信大傢都會變成自私和壓榨的怪物。我認為,為瞭服膺意識形態而閱讀根本不能算閱讀。獲得審美力量能讓我們知道如何對自己說話和怎樣承受自己。莎士比亞或塞萬提斯,荷馬或但丁,喬叟或拉伯雷,閱讀他們作品的真正作用是增進內在自我的成長。深入研讀經典不會使人變好或變壞,也不會使公民變得更有用或更有害。心靈的自我對話本質上不是一種社會現實。西方經典的全部意義在於使人善用自己的孤獨,這一孤獨的最終形式是一個人和自己死亡的相遇。 在讀很久瞭,清理在讀,雖然中間沒仔細看,也湊閤標記瞭。
評分文學批評這種東西嚮來是見仁見智,此人之肉彼人之毒,布魯姆作為一個典型的莎士比亞腦殘粉,其部分觀點值得商榷,但整體看來,《西方正典》對於歐美文學史上諸多名作傢的點評和分析還是極具可讀之處的。很喜歡布魯姆的一個觀點,“自我在尋求自由和孤獨時最終隻是為瞭一個目的去閱讀:去麵對偉大”。我們也許終其一生也無法寫齣一部驚世駭俗的作品,甚至都不能在浩瀚的文學史上掀起一小朵浪花,但這並不妨礙我們作為讀者去貼近那些偉大的靈魂,在傳世的文字中與他們接近。
評分布魯姆好像文學批評的施特勞斯,抗拒當代多元文化背後的虛無主義,在政治無處不在的時代,捍衛經典的審美標準、原創性,讓我心情復雜,可敬。另外,最後的書單不錯,打開視野。 假如我們讀經典是為瞭形成社會的、政治的或個人的道德價值,那我堅信大傢都會變成自私和壓榨的怪物。我認為,為瞭服膺意識形態而閱讀根本不能算閱讀。獲得審美力量能讓我們知道如何對自己說話和怎樣承受自己。莎士比亞或塞萬提斯,荷馬或但丁,喬叟或拉伯雷,閱讀他們作品的真正作用是增進內在自我的成長。深入研讀經典不會使人變好或變壞,也不會使公民變得更有用或更有害。心靈的自我對話本質上不是一種社會現實。西方經典的全部意義在於使人善用自己的孤獨,這一孤獨的最終形式是一個人和自己死亡的相遇。 在讀很久瞭,清理在讀,雖然中間沒仔細看,也湊閤標記瞭。
西方正典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