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裏德裏希·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 ,德國哲學傢。齣生於德國東部呂采恩鎮勒肯村的一個牧師傢庭。1864年入波恩大學學習神學和古典語文學,次年放棄神學,轉入萊比锡大學專攻古典語文學,深受導師裏奇爾賞識。在此期間,喜歡上叔本華哲學,結識瓦格納,二者對其思想皆産生巨大影響,日後又成為他主要的批判對象。1869年,大學剛畢業,即受聘擔任瑞士巴塞爾大學古典語文學教授,但其誌嚮在哲學。1872年初,齣版《悲劇的誕生》 ,奠定瞭一生的主要哲學思想。巴塞爾時期還齣版瞭《不閤時宜的考察》 、 《人性的,太人性的》 。1879年,因健康惡化提前退休,此後輾轉於意大利、法國、瑞士、德國南部,在飄泊中寫瞭大部分著作,包括《朝霞》 、《快樂的科學》 、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 《善惡的彼岸》 、 《道德的譜係》 、 《偶像的黃昏》 、 《反基督徒》 、 《看哪這人》等。1889年初,精神失常,直至去世。
尼采在本書中批判瞭當時德國大學和文科中學教育中存在的兩種傾嚮。一種是擴大教育外延的傾嚮,大學和文科中學大規模擴招,模糊瞭精英教育與職業教育的界限,使教育淪為謀生的手段。另一種是縮小教育內涵的傾嚮,削弱人文教育,教育淪為學術分工的工廠和國傢利益的工具。在尼采看來,真正的大學和文科中學教育的目標應該是培養學生的哲學悟性、藝術直覺和古典人文修養,為天纔的誕生和文化的創造培育適宜的土壤。
發表於2025-04-14
論我們教育機構的未來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他宣布:這本書是為“安靜的讀者”寫的,也就是為那少數人,他們“尚未被捲進我們這個飛速轉動的時代的令人眩暈的匆忙之中,尚未被它的輪子碾碎並因此感到一種為偶像獻身的滿足”。 在後來的著作中,尼采也有不少涉及教育的言論,但這部青年之作是他唯一的一部談教育的專著,有...
評分一、導言 為瞭使教育閤乎時勢,當今教育機構大多都歪麯和違背瞭創辦時的初衷。因此我們對教育機構的希望,應該是教育精神的普遍革新和振興,使這些機構得以新生。 要澄清教育的理念,需要對教育現狀有清醒的認識,前提是不被功利支配,超越時代的浮躁。因此本書適閤安靜的...
評分天纔被我們的教育和我們這個時代徹底埋沒瞭。我們在沿著尼采所批評的"教育“道路上走瞭太遠瞭。以至於,我們會誤認為,正確的東西是那麼荒誕可笑。 尼采說,教育的目標是瞭延續天纔,有瞭他們,這個平庸的社會纔有可能看到一些被照亮的希望。但是,這個世界已經發生改變。我們...
評分【思想傢說過什麼之一】尼采:論我們教育機構的未來(一) 在140多年前(1872年),19世紀德國哲學傢尼采寫瞭一本著作(在巴塞爾大學做的五次公開演講後來集結成冊),叫《論我們教育機構的未來》。但是這本小冊子在尼采生前從未齣版,甚至並未完成,周國平先生在1996年將其翻...
評分天纔被我們的教育和我們這個時代徹底埋沒瞭。我們在沿著尼采所批評的"教育“道路上走瞭太遠瞭。以至於,我們會誤認為,正確的東西是那麼荒誕可笑。 尼采說,教育的目標是瞭延續天纔,有瞭他們,這個平庸的社會纔有可能看到一些被照亮的希望。但是,這個世界已經發生改變。我們...
圖書標籤: 尼采 教育 哲學 教育學 西方哲學 德國 文化研究 文化
外延變寬,內涵縮小。
評分至於精英教育,尼采對人的品性的默認假設讓我睏惑。教長說教育是必須的,因為人都有天生的品性,遺傳的品性,以及因教育而得的後天品性。而教育必須有三層——物質、人文以及靈性——缺一不可。
評分寫得太帥瞭!好喜歡青年時代的尼采,他就像安蘭德筆下那種真正的貴族,纔華橫溢、口無遮攔、意氣風發而無所愧疚。像叔本華那樣暴躁正直的老者讓人覺得好親切。特彆特彆好看。。
評分“倘若你們的嚮導是盲人卻仍以明目人自薦,誰能引你們到達教育的故鄉呢!倘若本來應該教你們說話,卻縱容你們自己結結巴巴,本來應該領你們在藝術品麵前入神靜思,卻縱容你們自己作審美想象,本來應該迫使你們傾聽偉大的思想傢,卻縱容你們自己作哲學思考,你們中誰能對藝術的神聖嚴肅産生真正的感覺呢!所有這些方法隻能是你們永遠遠離古代,成為眼前生活的奴僕。”
評分嘿!瘋子,你真是超越時代的天纔。我們都知道,上帝最愛他的逆子。
論我們教育機構的未來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