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威爾遜(Bee Wilson),英國著名食品作傢和曆史學傢,多年來在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擔任思想史研究員。她曾在英國時政周刊《新政治傢》(New Statesman) 擔任瞭五年的美食評論傢,自2003 年起,每周都在《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 的美食專欄發錶文章,其作品屢次獲奬。2004 年她齣版瞭第一本個人著作《蜂群》(The Hive)。
這本書揭示的是一個充斥著卑鄙與貪婪的黑色故事,通過造假曆史、食品政策、烹飪揭秘等內容的有趣混搭,比·威爾遜嚮我們展示瞭造假的各種險惡手段、助長奸商湧現的風氣、科學濛騙與科學監查之間的激烈對抗、為建立值得信賴的食品標準所付齣的不懈努力。同時也歌頌瞭那些食品偵探、打假英雄,他們調查廚房裏的黑幕,用畢生的精力告訴人們,他們吃下去的究竟是什麼。故事生動有趣,意味直指人心。
作為工業化城市中流行的頑癥,食品造假在英美兩國也曾風行一時。彼時彼地的人們,同樣也是苦不堪言。兩國如何應對、情況如何好轉,不僅值得藉鑒,更可引人深思。
發表於2025-02-02
美味欺詐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1860年英國政府製定瞭第一部《食品安全法》,是最早建立食品安全體係的國傢之一。這也證明著英國在19世紀初期,食品安全問題突齣,促使他們建立食品安全立法。本書《美味欺詐》正是迴顧19世紀英國食品的造假與打假的曆史,同時也警示著全球的食品安全的監管。 作者比•威爾...
評分1860年英國政府製定瞭第一部《食品安全法》,是最早建立食品安全體係的國傢之一。這也證明著英國在19世紀初期,食品安全問題突齣,促使他們建立食品安全立法。本書《美味欺詐》正是迴顧19世紀英國食品的造假與打假的曆史,同時也警示著全球的食品安全的監管。 作者比•威爾...
評分真是令人大開眼界,第一次知道,原來“不得在食物中添加不適宜人類食用的肉類”,不是指變質肉或者注水肉、病死畜肉之類的,居然指的是“人肉”(〃>皿<)!!!說起來,“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的那句話,在這裏倒可以改成更為應景的,——“沒有買賣就沒有食品造假”。 話說,...
評分古往今來,縈繞人類心頭的一個終極問題是:下一頓飯吃什麼?不過,坐在餐桌前,等待你的答案可能不僅是一頓美味佳肴,背後也許還暗藏殺機—— 嘗嘗那盤鮮嫩欲滴的青菜吧,不過,那誘人的綠色是用銅染色過的。吃塊麵包?裏麵可能含有明礬。那喝杯檸檬汽水吧!可惜它通...
圖書標籤: 食品安全 飲食 新知文庫 曆史 科普 英國 文化 美食
展現瞭19世紀英國的食品安全問題,促使瞭食品安全法的製定,同時也為全球食品安全給予警示
評分食品工業罪惡史
評分前四章還是很好的食品安全曆史科普,到瞭後麵給我一種自然的最好,食品工業萬惡,然鵝現代社會去掉食品工業能很好的運轉嗎?或許可以但是很多人的生活水平會下降很多,食品添加劑沒有錯,錯的是非法添加
評分以前的人活下來也不容易
評分同事看到書名,說:“誰寫的?……不是中國人?……他寫的中國的事?……沒寫中國的事?……怎麼可能呢?”其實252頁開始寫中國的事瞭,假雞蛋,假奶粉,還提到鄭筱萸,隻是他還不知道鄭最後的下場。
美味欺詐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